盡管營養保健食品的功效得到了醫生和學者的認可,人民群眾對保健保健和營養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旺盛,但近年來我國的發展舉步維艱、步履維艱。國務院常務會議確立了支持疫情防控的財稅金融政策,如優惠利率貼息貸款等,對幫助中小企業渡過返工難、生產難等金融危機將起到積極作用。但基於科技、產業、准入、監管等政策不明確,從長遠來看,作為營養健康食品產業主力軍的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仍是杯水車薪。
首先,相關政策不穩定,幾乎每年都在變化。我國自2019年起實行登記備案雙軌制管理,登記審批機制不健全,缺乏功能性評價檢測方法,動植物新原料使用缺乏標准。進入市場需要很長時間。2018年至2016年,僅有300多種保健食品和40多種特色醫療食品新產品獲批,無法搶占科技和市場先機。滿足消費者對迭代更新的需求。許多國際品牌高度重視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旺盛的消費需求,根據中國人口特點開發新技術、新產品,通過跨境電商、代購等渠道進入中國。目前,它在中國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大量外國制造商在中國采購原材料,在國外進行深加工,然後再賣回國內市場。
2019年我國營養健康食品市場規模約6000億元。近年來年均增長15%,有望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營養健康食品消費市場。隨著精准醫療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引入,“精准營養、科學營養、智慧營養”將成為世界和中國營養健康產業的發展角色。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營養缺乏或營養失衡稱為“隱性饑餓”。長期營養失衡會導致多種慢性病。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醫生必須給病人開兩張藥方,一張是針對疾病的,另一張是針對營養的,特別是針對慢性病,特別是考慮到營養補充劑的作用。
營養保健食品是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營養食品、營養補充劑、保健食品和特色醫療食品,能夠滿足公眾對疾病預防、保健和養生的需求。長期消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提高營養健康水平,增強自身免疫力,不僅可以迅速治愈傳染病,甚至避免感染病毒,還可以大大降低疫情的傳播速度和覆蓋面,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國家公共衛生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