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耗油的生炒糯米飯 2人量
備 料: 糯米160克 濕糯米約200克。最好浸水24小時
(不少於6小時) 臘味蝦米冬菇蒸熟切片(或粒隨意),香花生米,葱花適量
調味水: 涼開水3湯匙,老抽 1.5茶匙,蠔油 1茶匙,糖 1茶匙,雞粉1/4茶匙 麻油適量混和。
易潔鑊微溫,先炒香臘味等備用。
另鑊燒好開水,以筲箕盛糯米,完全浸泡在開水鑊中15秒,且隨浸隨攪拌,瞬即撈起備用。
隨即把易潔鑊微溫,下糯米持續兜炒,其間,見米稍乾,即以湯匙下開水中和,(下水多少,見機行事。)
務必保存水份,炒約 10分鐘,飯成熟度至八成,下臘味等同炒,分段下調味水,試味道,飯熟,下花生葱花拌勻上碟。
(衛兄之友傳秘)
糯米宜忌: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經。又稱江米,元米。其主要功能是温補脾胃。脾胃氣虚、經常腹瀉者進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還可緩解氣虚所導致的盗汗、腰腹墜脹、氣短乏力等症狀。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多量淀粉等營養成分。
因為含鈣高,所以糯米有很好的補骨健齒作用。在春天乍暖還寒時,吃些糯米會起到禦寒、滋補之功效。很對體虚自汗、盗汗、多汗、血虚、頭暈眼花、脾虚腹瀉,肺結核、神經衰弱、病後產後者食之。適用於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慾减少、泄瀉和氣虚引起的汗虚、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
但糯米極為柔黏,難以消化。用糖尿藥者盡量少食;脾胃虚弱、老人、小孩、病人慎用。濕熱痰火偏盛者忌食;發熱、咳嗽痰黄、黄疸、腹脹的人忌食。
趁熱食較泠吃為易於消化;煮稀粥更易吸收消化。(熱騰騰的韓食<人參雞湯>裡有糯米,是一道很好的滋補湯。)
============================================
感謝 珠江 提供以上資料
珠江的網誌: http://mk0chu.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