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紅的番茄飯,我上星期一(17/11)也做了。
前陣子病了,覺得自己是長期睡眠不足,而且營養不良。
於是,要強迫自己早點睡覺之餘,便是多留意每一餐的營養是否足夠。
我有吃含鐵質的食物,如十穀米、綠葉蔬菜。
偶爾有吃含維他命C的橙、奇異果。
也有吃含維他命B6的香蕉、含葉酸的豆奶、大豆製食品和含維他命B12的昆布湯。
不過,卻欠缺進食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紅菜頭、番茄。
我不能要求媽媽每天做番茄的菜式。
因此,番茄飯的出現,正好給我一個解決方法。
洗淨番茄後,在頂部用刀輕輕劃出十字。
方便稍後能輕易將皮拿掉。
我一直在吃十穀米。
做番茄飯也是。
同事JJ提醒我番茄水份多,因此,不用加太多水來煮飯。
完成了。
番茄皮都皺了,可以輕易除去。
然而……飯太硬了。
這是由於番茄在搗爛後才會流出水份。
米水不足,飯便硬了。
於是,第二天再煮飯時,我加正常份量的水。
即使番茄水份期後滲進飯中,便想像它為意大利飯好了。
若果嫌飯太濕的話,可以關上飯煲的蓋子,多等一會,待水份蒸發掉一些才進食。
做好了才忘記加入黑胡椒粉。
步驟錯了也不怕,調味料任何時候加進去也可。
第一次做的番茄飯,除了飯太硬之外,味道偏酸。
當然不是檸檬那種難以入口的酸味。
之後被JJ取笑我甚麼都忘記了。
原來還要在煮飯前加油和鹽。
第二次做番茄飯,我加了少許橄欖油、海鹽和黑胡椒粉。
酸味因此而淡了。
其實還欠缺了甜味。
不過,加糖好像不太健康。
但可以加進一些有甜味的食材,如粟米、紅蘿蔔等。
做法簡單又有營養,真是要謝謝發明者啊。
轉載自「V. Cristo 素阿圖的和素天下」(http://cristowong.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