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大家有無聽過《莆田》這個地方呢? 其實《莆田》是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東面為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北依省會福州市,南接泉州並與廈門相近。由於《莆田》背山面海,所以那裡的天然資源非常豐富,既擁有肥沃的土地,也有豐富的海產,正因如此,當地人所造的菜式,大都以突顯真味與鮮味為主,盡顯其實而不華的個性。
想食莆田菜咪要山長水遠飛去福建? 咁又唔使,其實近日香港也有一家以莆田菜系為賣點的新加坡過江龍剛進駐咗銅鑼灣,而且據說店中的「莆田十最」,包括最薄苦瓜、最養顏土筍凍、最嫩紫菜、最巧手小腸、最脆豬手、最傳统莆田扁肉湯、最快速清煮魚、最原味豆腐、最酥化芋頭及最幼米粉更是必試菜式。係咪好吸引呢? 咁就一於同大家一齊去味遊莆田。
座落於利舞臺七樓的「莆田」,走樸實自然路線,裝潢非常親民。安頓後先環顧一吓餐廳四周的擺設,以木製的棕色調為主,木桌椅、紅磚牆身、板條百葉窗,在鵝黃色的燈光下,散發著一派優閑的南洋風情。
侍者先為每人送上一客飯前水果,原來由於餐廳剛開業,凡於新張期內首月惠顧的食客,都會收到一份含豐富維他命及纖維素的
時令水果。
飲品方面,點了服務員極力推介的這杯呈乳白色
紅毛榴槤汁 ($29),其實紅毛榴槤是一種熱帶水果,雖然名字裡有「榴槤」兩字,但原來味道毫不刺鼻,喝起來像芭樂汁,入口酸酸甜甜的,煞是味美。
未吃「莆田十最」前,先試兩客小食,酥炸蟶乾同糖醋皮蛋。據說蟶子是莆田的五大海珍之一,當地人除了愛以薑蔥或蒜蓉蒸炒外,也會把蟶子曬成蟶乾酥炸,就好似店裡這客風味小食
酥炸蟶乾 ($52),吃起來乾身不油,夠曬香口惹味。
至於
糖醋皮蛋 ($39),光看賣相,初頭還差點誤以為是糖醋咕嚕肉添。據說這皮蛋的製法跟中式的咕嚕肉沒兩樣,外層先炸至金黃色,再以糖醋汁調製,入口酸香甘甜得來更帶點皮蛋的獨特味道,滋味好吃。
介紹完兩客小吃,終於到來到期待已久的「
莆田十最」。近日天氣咁熱,食得「涼薄」自然是重要的公關宣傳技倆,更何況這道被譽為最薄的涼瓜,
冰浸苦瓜 ($48),每片的厚度都唔不超過兩毫米,薄得透光,吃起來帶雪條般的冰涼,入口爽脆微甘,吃後令人不禁倒抽一口涼氣,怕苦者亦可以點蜜糖同吃。
至於這客被稱為最養顏的
土筍凍 ($16),據說是福建廈門的地道小吃,外形呈透明啫喱狀,雖然早已知道內裡其實是沙蟲,也抱著大無畏精神,儘管一試。挾起放入口細嚼,原來吃起來既煙韌又帶點爽脆,而且味道鹹鹹地,口感其實挺不錯。
接著登場的
蝦苗伴紫菜 ($42),據說是以「頭水紫菜」,即是第一次長成採割的紫菜來製作,由於這些紫菜量少而營養價值高,故被稱為最嫩的珍品,用來伴上幽香清甜的小蝦米和香醋,吃起來既爽口又開胃。
至於這碟
九轉小腸 ($68),成品用上新鮮的特級豬腸,並以傳統的「九摺式」穿套方法滷製而成。乜野係「九摺式」? 原來大廚重複將一條豬腸套入另一條豬腸內,要套足九次才滷製,難怪被譽為最巧手的小腸喇,更何況啲小腸入口完全沒豬膻味,爽口彈牙,絕對值得一試。
椒鹽豬手 ($38/pc) (最少兩片) 是筆者個人認為這晚最大的亮點菜式之一。據說大廚先揀選七吋長度的豬手,將之燜至溶脂去筋,只留下骨膠原部分,再配以獨特鹹香的椒鹽調味酥炸,吃起來外皮焦脆,而內裡肉筋更是爽滑彈牙,既酥香又不膩,最脆豬手美名,果真當之無愧。
至於這窩最傳統的
莆田扁肉湯:S ($68) M ($100) L ($128),其實內裡加入咗唔少燕餃,原來這些燕餃的外皮是由豬肉加上木薯粉打製而成的,然後再裹入豬前腿肉及蝦皮作餡料,並以雞湯熬足六個小時。喝了一口,雖然覺得啖湯味道有點過濃,但那些迷你小餃,口感煙韌,外皮薄爽又帶鮮香,一啖一顆,極為美味,真讓人吃得停不了口。
原味燜黃瓜魚 ($48),據說是「莆田」首創的最快速清煮魚方法。師傅以砂鍋將原條黃花魚在兩分半鐘內燜熟,以保留魚的鮮嫩味道,難怪魚肉入口咁細嫩,魚香味更是陣陣撲鼻而來,哈哈,啱曬在座生肖屬貓的友人。
至於這道被稱為最原味的
自製滑豆腐:S ($68) M ($100) L ($128),據說是由廚師每日新鮮製作,入口外酥內軟,豆味濃郁,口感香滑,用來配含極豐富膳食纖維的荷蘭豆及厚切冬菇,既健康又有營養,無論大人同細路都啱食。
最酥化的酥
炒芋頭:S ($78) M ($116) L ($153),成品用上檳榔芋的芋心製作,並以農家傳統方法炒製。據說檳榔芋是衆芋頭中質感最粉的,味道又甜又香,在明清時是貢品,乾隆吃過也讚不絕口,被譽為「上品芋頭」。至於這味酥炒芋頭,吃起來外層帶潮州反沙芋的甜香,而內裡則口感粉糯,味道鹹中帶甜,是莆田家鄉香風味代表作之一。
壓軸的最幼
興化米粉:S ($68) M ($100) L ($128),米粉以上湯及多款配料,包括脆炸花生、香口紫菜、鹹鮮蜆肉、惹味韮菜、薄切冬菇、鮮甜蝦仁和帶點韌性的豆卜等多款食材燜炒而成。由於米粉索滿了各式材料的鹹鮮味,所以吃起來不但鬆軟煙韌,入口更帶濃濃的米飯香,加上每條米粉都幼細得如髮絲般,口感的確幾特別。
如果愛吃辣的話,建議可把米粉伴以店方自家製作的「
辣媽辣椒醬」同吃。原來這罌辣椒醬是以青紅辣椒、指天椒、蝦醬及泰式酸柑等加上其他配料炒製而成的,難怪入口沒一般辣醬的強味辣勁,反而多了一份清爽的酸香喇。
吃過「莆田十最」,當然唔可以咁輕易就此罷休,接著端上來的一味菜,是兩隻裝在竹筒裡的
藥膳竹筒蝦 ($48)。據說這客竹筒蝦是以當歸、淮杞等藥材烹製,先呷一口湯頭,雖說是屬於藥材味偏重的湯底,不過很易入口,而且兩隻色澤紅潤的鮮蝦,滋味鮮甜,既彈牙又好吃,值得推薦。
至於另一款莆田名菜
一品醉蚶 ($65),據說是用傳統秘方醃製,隻隻肉厚鮮甜,入口帶淡淡的酒香、蒜香和蔥香,酸辣夠味,讓人一試難忘。
反而結尾的兩道菜式,水準跟預期中有點落差。先講
莆田茘枝肉:S ($68) M ($100) L ($128),據說製法是先將豬瘦肉界上十字花,待豬肉炸後卷縮成荔枝形狀,再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味。不過細看這碟茘枝肉,無論外形和味道都同茘枝完全扯不上半點關係,食味只等同一般生炒排骨,稍為令人失望。
馬鮫魚生得渾身肥滿,刺少肉多,向來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可惜這晚的即
炸馬鮫魚 ($36/pc) (最少兩片) ($106/3pcs),雖然外表烤得色澤金黃,但魚肉吃起來質感偏嚡,有點可惜。
太好了,終於可以進入甜品環節,先介紹這客
黃金紫薯泥 ($36),成品以金瓜製作成南瓜湯,中央再唧上用紫色番薯巧製而成的紫薯泥,賣相十分精美。食味方面,南瓜雖然味道偏淡,但紫薯泥口感夠曬香滑甜糯,可口味美。
據說芋泥是閩菜甜品的代表作之一,既可作冷吃,亦可當熱食。至於這裡的
白果芋泥 ($26),芋泥入口非常綿密,而白果奶凍吃起來亦夠醇香甜潤,細膩好吃。
番薯餅 ($36/4pcs),一碟 4 件,據說這客番薯餅的餅皮要先蒸熟,再加入蓮蓉餡包製成形,然後油炸至金黃色,入口酥脆又帶點番薯的糯香,味道一流。
莆田印糕 ($26/4pcs),這甜品對筆者來說,確有點陌生,原來成品是以莆田糯米、粳米和碾粉等製作,餡料則放咗花生碎同和豆粉,入口甜而鬆酥,味道相當特別。
綠豆紅團 ($19/2pcs),成品先把糯米浸水,撈起瀝乾,再把糯米舂成粉末狀,篩過後取其最幼細的粉末晾曬,加入綠豆作餡料,嘩,淨係聽都已經感覺工序非常繁複,看來是吃師傅的心機多於其味道呢!
黃金京粿 ($26/4pcs),成品以糯米混合粳米製作,用炆火煎至外皮金黃酥脆,口感清甜,帶金黃糕的黏糯與韌性。
至於這客貌似涼粉的東東,其實是
薄荷枇杷凍 ($36),入口冰涼潤喉又帶枇杷的清甜,非常滋潤,為這頓晚餐畫上一個甜美句號。
想唔想知為慶祝首間香港店開幕,「莆田」推出咗甚麼優惠呢?
============================================
感謝 mjqueen7e 提供以上資料
mjqueen7e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66478&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