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SeeWide的大家庭,認識了些志同道合的網友,跟隨他們發佈的攻略,知道了許多好去處,也認識了許多植物的名稱,以前不好動也不好學,現在卻迷上了在郊野中走動,拍攝花草樹木之餘,也開始記住她們的名字!
好像Alinsky及Parkerpakr,他倆都喜愛隨著季節,介紹香港常見的花木,我因有緣知道一株藍花楹的所在,又因Parkerpakr而認識此花名字,便東施效顰發了一篇攻略,雖沒有成為被推介文章,也得到過百的瀏覽,已是不錯的成績。
今次,我要介紹一種樹,因為最近所見,幾乎漫山遍野都被她的黃潮所淹沒,心中正嘀咕這叫什麼名字,今日被朋友點醒是台灣相思,上網証實無誤,並找了些資料,尤其名字之由來竟有故事,便膽粗粗地又發攻略了!
漫山遍野
最初見到的只是零散的小黃點
跟著變成一串串
後來見到的像奶瓶刷子般粗大
而且硬挺的撐開來
有些像萬箭齊發
有些像煙花火球般爆發、擴散、然後墜落人間
哎!這個特別反地心吸力
這個又異常地下垂
這個並不美,可我發覺她幾乎是沒有葉片的
樹態也頗美
終于有一張拍得藍天白雲相襯
難為了清潔工人
名稱由來:
根據 維基百科
相思樹(學名:Acacia confusa),又名台灣相思、香絲樹、相思仔、假葉豆,為豆科含羞草亞科金合歡屬植物,原產於台灣南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一帶,於台灣日治時期被日本人廣泛種植至全台各地,是台灣早期知名的造林樹種之一。
由於真根部分化非常多,能夠緊抓土壤,加上能夠禁得起強風、旱災和可生長於貧脊之地的優點,所以常被用作綠化荒山、水土保持。近數十年於香港也被廣泛種植於郊野公園和市區公園內,與紅膠木和濕地松合稱香港「植林三寶」。
14/5/2014 補充:
相思樹的花兒經過連日豪雨,又或是根本花期漸過,有些樹已花落得凋零,變回常見的模樣,這才驚覺原來這就是相思樹!也有些樹上掛了疏疏落落的豆筴,原來他的果實足這樣的。
累積瀏覽 836068
全部攻略 778
全部回應 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