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個新廚房,所以要多多開火試試煮食爐和焗爐,剛好看到有不同菌類,所以用煮三杯雞的做法煮了一個三杯雜菌煲。其實那一天的磨菇已放了兩三天不是最新鮮,但若只有杏鮑菇(又叫雞脾菇)和本菇就不算雜菌(無三不成幾嘛),所以姑且用上那些磨菇,顏色不太對的我都切去棄掉,好像有點浪費,但實在吃不下。李太很喜歡吃菇菌類,我家小孩更愛至瘋狂地步,人家小孩只吃芝士pizza,他們會指名要加mushroom的芝士pizza,餐桌上若有一碟菜有冬菇、草菇、磨菇的,他們會不停下著,但他們對金菇本菇這些有一個長莖部的就不太喜歡,或許是莖部份通常較為有嚼口,杏飽菇也不太熱衷,因為不夠軟,要咀嚼很久都吞不下。
![]()
材料:
杏鮑菇 3至4隻(看大小衡量)
本菇 1盒磨菇適量(約半磅)
芫荽 適量
蒜頭 3至4粒(約半個)
蔥頭 兩大顆
調味:
淡口醬油 4湯匙
麻油 4湯匙
花雕酒 4湯匙
做法:
1)杏鮑菇洗淨瀝乾切片,本菇切去底部不用,洗淨後瀝乾續條撕開,磨菇洗淨瀝乾。
![]()
![]()
2)蒜頭去衣切片,蔥頭去衣切碎。
3)下少許油,加入蒜頭、蔥頭爆香,先放入杏鮑菇略煮,再加入磨菇,加入調味拌勻,最後加入本菇煮至調味汁滾,酒精蒸發掉後,熄火拌入切碎芫荽即可上碟。
![]()
![]()
![]()
![]()
小心得:
1)菇類煮時會出水,所以加入醬汁後不要蓋上煲蓋,否則就會剩下一大煲水。
2)芫荽可以巴西里代替,灑上蔥花也可。花雕酒改用米酒、清酒都可以。
3)菇菌類總有一種腥味,所以我下了很多蒜片和蔥頭先爆香,加多一點香味。
4)菇類煮完最好即上碟吃,只要放多一會就會出水了,我就是忙著拍照再灑芫荽碎,煲中已出了那麼多水。
後記:
這個雜菇煲加入煎香雞肉作三杯雞雜菌煲都不錯,今次的杏鮑菇略為多了一點,不過杏鮑菇、磨菇加本菇的組合在色味方面都頗配合,在賣相方面有大、中、小的對比,在食材形狀上都有不錯的呈現:片狀、圓形和長條。三杯雞用的是一杯醬油一杯麻油一杯酒,但如果用來煮菇類就太多了,所以我改為每項4湯匙。
感謝 花旗太太 提供以上資料
花旗太太的網誌:http://rosemaglive.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