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連講兩日,評論「臺」灣的名稱,不應跟大陸簡化為「台」灣,這個我可沒意見。
可是他說:
有無搞錯!
行10進公制的是英國,還在用加侖、磅/安士的是美國啊!
看每日的財經新聞,美國黃金價是用安士標示;去google一下英美兩國油站的照片,就知道了:
![]() |
英國油站標明100公升的英鎊價 |
![]() |
美國油站標明100加侖的美元價 |
英國自1965年開始,考慮推行十進的公制 。2000年立法規定,除了路標和限速等的「英哩」不好馬上改(怕公眾不適應引致交通事故),其他大部份商品均必須以公制度量衡代替以往的英制。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rication_in_the_United_Kingdom)
現在民間還在酒吧說「來一品脫啤酒」,或駕駛人士還講慣「一加侖行X英哩」,積習需要時間磨滅,是可以理解的。
說英美的量衡制不統一,實情如此;但是說英國沒有與美國的公制看齊,陶生大錯特錯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