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北京女奪藝評獎 斥《低俗喜劇》辱內地人
香港藝術發展局首度舉辦「ADC藝評獎」,以表揚優秀的藝評文章,並藉此發掘具潛質的藝評人。是次比賽反應十分熱烈,共收到60份參賽作品,3名得獎者已經順利誕生......(http://www.criticsprize.hk/result.php)
金獎(獎金港幣五萬元)由前文匯報記者賈選凝奪得。(閱讀全文: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產片的焦慮)。
評審認為文章能從社會角度出發,透過分析電影《低俗喜劇》的背景和情節,探討港人身份定位及與內地關係等主題,描寫當下中港關係的微妙變化,既具強烈的批判精神,亦富有創意及獨特見解,讓讀者反思香港的主流價值。
在香港大賣的《低俗喜劇》,我第一時間在澳洲看了,與之前看的彭浩翔的作品一樣,我 喜 歡 。
作者賈選凝(一九八八年生於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碩士。現為香港媒體從業者。專欄文字散見於《信報》、《南方都市報》)對《低俗喜劇》的評價很低,文章兼且「踩」香港現在的電影文化以「低俗」代替「本土」。
網上即時有很多狠評這片文章的言論,有些是針對作者的大陸身份背景,說她的批評不公道,甚至說她是「五毛」。有些批評藝發局的評選準則,明「益」大陸人。有些翻作者的舊帳,說她對彭導的批評跟之前寫的讚揚文章(《春嬌志明的中國想像》,《彭浩翔 追求情感與瘋狂》)前後矛盾.....可以肯定的是,這又是一次香港和中國文化衝突。
現在擇錄幾段,包括當事人的回應:
彭浩翔(導演)
香港本土性當然不只有低俗,但在審查與經濟大前提下,港片忙於削足適履迎合大時代,低俗重口味紛紛第一時間拋出飛機。我認為香港精神是多元與言論自由,因此人棄我取集中補白。你認為低俗是垃圾,我認為打壓低俗是剝削言論創作自由的下斜坡。確實,我不過小聰明,有大智慧的,許多都忙著北上專心合拍片。為說服老闆開部在拍前已先放棄十三億市場上映(只是放棄上映而不是放棄觀眾)的電影,我自願減片酬,拿原來拍合拍片的1/3酬勞,把製作壓縮到12天完成。只因我認為香港電影不應只有一種顏色,口徑與聲音。對不起,我成長的環境,教會我不該為了生活安逸而閉嘴,我不反對合拍片,但我反對香港只有合拍片。
杜汶澤(主角)
呢隻千金5毛用既5毛口吻就拎5皮野...好過上網賺$0.5。
1.《低俗喜劇》的賣座,證明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娛樂普羅大眾成功。
2.《低》是為香港人而拍的,賈認為這想法「好恐怖」
3.《低》是港人狹隘的「精神勝利法」
4.大陸人來港炒樓、買名牌、進戲院看三級片,香港只能滿足他們膚淺的、物質的、消費的需求,但本土文化的輸出上卻很蒼白。
5.大陸人由昔日的窮親戚變成今日的金主和老闆,令香港人始終意難平。
評論千金5毛既重任留番你哋做,總之,企硬,支持,彭大導!
喬靖夫(作家)
「藝評人」在訪問中說,她很討厭《低俗喜劇》的其中一點,是因為此片明說著是為了給香港人看而拍的,覺得「很恐怖」。
今日港片皆要顧慮大陸市場,而合拍片面對最大其中一個難題,是大陸的審查制度,題材情節都受到許多制肘,劇本送審常被要求修修改改,「符合國情」,也因此失卻了許多味道特色。「港片焦慮」的真正一大源頭其實在此。
《低俗喜劇》是近年少有一套完全放棄大陸市場仍能開拍得成的港片,所謂「為香港人而拍」,意思是在不受北面的任何限制下拍出來,而並非說只給香港人看,叫外人「過主」。
大陸市場和審查制度對港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因素,連網民都廣泛知道。「藝評人」分析「港片焦慮」而略此不談,不是無知,就是故意的忽視,為了成就她自己偏狹敏感的結論。
這就是目前常常出現的一種歪論:明明是在抗拒文化侵略,也會被詮釋為「排外」。
陳雲(文化評論人)
《低俗喜劇》就是低俗的喜劇,擺到明是低俗的、惹人發笑的,好坦率的。一個參加所謂藝術評論獎的人,寫文章抨擊《低俗喜劇》是低俗的、沒品味的、純是搞笑的,有意思嗎?而這種文章竟然可以被評判選為得獎人,不是很奇怪嗎?我是藝術評論家,我不跟大家講藝術評論,跟大家講一下常識,你就知道,香港有幾荒唐、幾墮落。
.............................................................................................................
以下片段均有粵語粗口,介意者勿進:
|
|
......
...........
陶傑、鮑偉聰、張同祖說得好:
從「賈選凝」透視內地人的批判
|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