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說「抽水」

子貓物語 於 2010-08-28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11

分類:
抽水,不是抽水馬桶,香港以外的朋友可能莫名其妙,必須先解釋一下。

這個詞語的來源大概是一些香港人打麻雀的習慣,每一鋪胡牌的一家贏得的錢,抽一分「水」出來----有的是抽一分閒家,有的是抽對家-----把錢集合起來,用以支付當日牌友茶水煙酒吃飯的開銷。麻雀館、賭場也有抽水的規例;市民投注賽馬和買彩票,香港政府從中以「博彩稅」方式奉旨抽水。

近年在香港「抽水」則泛指:

1. 社會上有可喜可賀之事,一些政治團體本來沒有出過甚麼力,也藉此大吹大擂說成是該黨「成功爭取」之功。


2. 一些貶斥時弊的社會評論家,看見不平之事,借題發揮抨擊某些政治實體,對象可以是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首、敵對的政黨.....

這個情況是左中右幾個陣營都有的。

其實借題發揮己見,是我們在文學之中的慣技,中學課程選取的文章之中也有不少。

司馬遷寫史記,敘述史實之後,每每來一段「太史公曰......」。司馬光編撰那套帝王歷史教科書「資治通鑑」,加插很多「臣光曰.......」就是認認真真來做的抽水。

我們讀的中國文學選文,佔了很大部分是失意文人的作品,例如命途多蹇、遭遇堪悲、官場失意,有些是勸勉統治者不可直言,所以不得不用曲筆,總而言之「抽水」文化十分盛行。

例如柳宗元的「補蛇者說」、周敦頤的「愛蓮說」、劉伯溫的「賣柑者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不多不少都有抽水的成分,環境所致,無可厚非。

我認為抽得最難睇的,是韓愈表面上送別友人孟郊,實際上自說自話,九唔搭八,像夢囈的「送孟東野序」了: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野,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樂也者,鬱於中而泄於外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維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 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於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於言,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
(閱讀送孟東野序全文)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1351414

全部攻略 3421

全部回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