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九萬人參加反國民教育遊行

子貓物語 於 2012-07-30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83

分類:
遊行發起團體「學民思潮」的籌款箱裡的字條

............





 ................................
轉載劉天賜的大作「國民教育」:
我對《德育及國民教育》意見三篇文章之2。原刊《信報》。我反對政府的偽裝,此舉乃令學生歸心共產政權,不是做好一個優質中國人
2012年正值曾蔭權快要下台前夕,推出了修正後的國民教育課程。其實早於2001年已推行了課程改革: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著重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建議首要培育價值觀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及「承擔精神」),並提出以「生活事件」事例,作為主要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如何實踐正面價值觀。
『國民身份』這個名辭必須介定清楚,1840始至1997,香港乃英國殖民地,我們身份非『英國國民』,只是『香港居民』。(有人專誠去臺灣拿了中華民國護照成中國國民),如今回歸中國固有版圖,乃處於中國領土之上,乃中國國民了。然而,我們身為國民並沒有投票選舉權,或被選權,只因執政的是一黨專政的共產黨,我們願意成為這政權下的『國民』嗎?國民之『國』,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地理上的國土、文化上的中國、歷史上的中國,我們從領土意義上、文化意義上、歷史意義上充滿自信及自豪承認『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國民』,而不一定須承認政治權力上:『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正如教育當局在文件概論中明確指出「本科以學生為本,從認知、情感和實踐出發,以社會時事及生活事件作為學習情境,藉建立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以及身份認同,培養學生的品德及國民素質。」
這口號非虛言則太好了!國民教育學科,該注重培養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好國民,(愛中國山川河流,愛中國獨立於世界的固有文化、思想,亦愛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及負面的歷史教訓。)從個人品德乃至公民責任各方面,都應珍而重之。故此,必須正確地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操,即是廣意的愛護中國文化,仁義禮智信等優良品德指導,而不是曾經在國內倡導的『擁護共產黨』!不愛爸媽只愛國家(黨)』,才有國民意識。
如是上述廣意的國民教育,則不是『洗腦』教育。作為年輕學子,現今世界上的普遍價值超越了政治國界、宗教教條。他們更需要認識:自由、民主、人權、道德等等價值。當學生從少接受了正當普世價值,即不會、也不易受到假、大、空的政治宣傳,似是而非的歪論影響,確保有獨立的批判性思想,提升作為人的質素。不必要花巨大費用『維穩』,防外國勢力顛覆、防邪教迷惑人心,禁人民官吏貪婪了。
任何一國的國民有權利知道,該國歷史上掌權者光明及陰暗面的事實。國民教育須教育學生從反面教材中知道出錯地方,不光釆的過去,才可知錯能改。此等等國民教育出心與態度,又是否乃倡導者的理想?或別有居心?
.....................................
其他連結文章/短片,會不斷添新:
總要堅持下去。不可未打先輸。729遊行後感言 (黃之鋒)
學生要向政府說不--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明報)
 洗腦之患家長激憤 不撤計劃難息風波(信報)
恐子女被「洗腦」 家長自教要有法(經濟日報) 
宣統內閣制謊稱立憲 政府委員會力圖瞞騙(林非)
騎劫.強姦.國民教育  (潮池)
729反洗腦有汗更有淚(占占)
香港下一代的人格分裂 (孔捷生)

729所見所想(Willsin)

註定徒勞的國民教育(梁文道) 

剖白當年洗腦工作 警惕今日思想僭建(練乙錚) 

7.29 反洗腦遊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XohHFImgtk
愛國、在大陸行善的佛學博士(註:他不承認是佛教徒)郭兆明怒罵佞臣(*有大量粗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g5Ph8HxoZ8&feature=related

陳惜姿、林朗彥、方景樂總結729遊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lUOLO7hhM&feature=g-all-u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1202579

全部攻略 3421

全部回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