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南半球的澳洲其實是「中春」,下了一天的雨,幸而傍晚時分停了,密雲逐漸散去,明亮的月光露面了!馬上抬了三腳架、裝上遠攝鏡的相機衝出去,獵取這個難得的景象。
拍攝月亮的要訣:
相機感光度不要選「自動」,要調到畫質最佳的 ISO100。
鏡頭用最長的,以獲得最大的影像。
不用全自動或P,光圈調小一點,例如8或11,結像力比全開的好。
光圈小,快門時間相對一定長,會達到幾秒,一定要用穩固的腳架(防手震功能要關掉)。
可以用「光圈先決」自動快門。為免手指按快門時的震動,要用遙控,或延遲2秒的自拍功能。
就算用長鏡,月亮在畫面的面積還是很小。相機的測光會被漆黑的天空所迷,拍出來的月亮會過度暴光(over)。數碼相機寬容度很窄,一過暴的話,許多細節都會失去,月亮變成一個白盤,層次全無,當中的陰影全然不見。所以要強制相機 -EV2,即是under兩級。
我用100-300mm變焦鏡頭,相當於135機的150-450mm了,用100mm短端拍攝到的月亮,小得可憐:
要用300mm一端,再截圖放大,才算有一點睇頭:.
順手拍拍我家外邊的街頭一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