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子時唱的兒歌「大笨象會跳舞」:
「大笨象會跳舞,馬騮仔會上樹,狐狸會打跟斗。山邊有隻山羊,身邊有隻老羊,望見老虎發"牛斗"......」
廣東話音調跌宕豐富,歌曲的填詞選字恰當的話,直接讀出來已是一個旋律,這一首就是很好的例證。要找拗字走調的例子,香港教會聖詩和聖誕歌多的是,大家一聽便知龍與鳳。
如「平安夜」的歌詞「平安夜,聖善夜」會唱成「拼按夜,聖扇夜....」,「奇妙恩典」的第一句「如此恩典」會唱成「魚翅恩癲」.....
以下的版本的歌詞,第三句開始和我以前唱的不同,仍然是合韻之作。
原來這首兒歌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民歌,由「中國西北民歌之父」王洛賓(前文介紹)採曲改寫而成,中文版本是「達板城的姑娘」(「達板」是地名譯音,也有寫成「達阪」、「大阪」等等的)
這是原裝用維吾爾文唱的 Kambarhan:
60年代有人重新配上歌詞,變為「蓬~拆拆」的跳舞節拍,易名為「杭州姑娘」,這是台灣歌星美黛的版本: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