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粵語流行曲的填詞,現在最出名的大概是林夕和黃偉文。之前雄霸70-90年代的,當然是盧國沾、鄭國光、潘源良等等,還有曲、詞、唱都來得的黃霑了。
在50-60年代,香港的中文流行曲主流是國語時代曲,傳統粵曲自成一派,「粵語流行曲」就是鄭君綿、鄧寄塵、何大傻那些,大多以通俗的歌詞,加一點爛gag來搞笑,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
當中異軍突起,填文雅的歌詞,努力把粵語流行曲的品味提升的, 是商業電台的藝員周聰(1925-1993,粵語片演員周聰是另一人)。他把大量的英文流行曲、國語時代曲、廣東小曲的旋律,重新填上純廣東話的歌詞。
廣東話歌詞特別難填,因為廣東話音調有九聲,遷就旋律唱抝了聲調的字,例如把「我愛你」唱成「鵝哀尼」,聽來極之刺耳!周聰出身夜總會樂隊,懂得音樂,也能作曲,文學根底也佳,所填的歌詞很通順和好唱。
他的歌多數是親自主唱,拍檔的是當時的出名香港女歌星,最多的是粵樂和二胡大師呂文成的千金呂紅了。呂紅家學淵源,能用子喉嬌聲唱粵曲,也能用真聲唱西式音階的粵語流行曲。
這是「紫娟花之戀」,用的是時代曲「峇里島」的旋律:
這是「星星愛月亮」,和許艷秋(「哥仔靚」原唱者)合唱,調寄葛蘭在「空中小姐」電影中的插曲「台灣小調」,後來再被改成「舊歡如夢」:
和梁靜合唱,周聰自己作曲的「家和萬事興」,可能是他最出名的一首:
用京劇音樂「夜深沉」填詞的「鸞鳳和鳴」,與許卿卿合唱:
可以看得到,周聰在多方面大膽嘗試,致力提高粵語流行曲的地位。近水樓台之利,商業電台經常在大氣電波播放他的歌曲,推廣有功。
作為廣播藝員,周聰的聲音很悅耳,不愧「播音王子」的稱號。不過我認為論到唱歌,就嫌他過於拘謹,音域未夠寬廣,低音區唱得很吃力,音樂感不夠強,和合唱的女聲欠缺化學作用,成就比不上他的填詞。
這是改編自英文歌Young Lovers,和鳴茜合唱的「青春之戀」: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燕分飛」,和呂紅合唱,旋律是廣東小曲「漢宮秋月」(又名「三潭印月」,呂文成改編自琵琶曲),卻是用小提琴和鋼琴伴奏。呂紅在0:40開始的一段,溫柔滑溜的唱腔發揮得淋漓盡致,請大家細心欣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