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之(談錫永)寫過一篇「明代的廣府語音」,網上可看 全文。
「明末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有一則「土言」,記錄了當時的廣東話語音,很有趣。
茲摘錄其中一些說法,則大約能知約定俗成的語音變化。
一切語音皆由約定俗成而為標準,所以語音變化乃從古以來就自然存在的現象,無人可以抗拒。如若不然,我們現在便還要說盤古氏的語音。
「廣州謂平人曰佬,亦曰獠,賤稱也。」
平人即是普通老百姓,「獠」讀為「老」,如今此音已廢,只是「佬」音還保存著。
「謂平人之妻曰夫娘。」
這稱謂未全廢,如今說人打扮得不合時,還說之為「大娘」,娘字讀陰平聲。亦可說成為「咁娘」。
「廣州謂新婦曰心抱。」
這語音如今還很通行。將「新婦」唸成心抱,是約定俗成.....」
「廣東新語」二十八卷,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有趣學術著作,明末清初廣東詩人屈大均獨力寫成,很不簡單。現在也有網上閱讀版,不過很多古字僻字付之闕如,也有錯字,是為美中不足。
上述廣東「土語」,是卷十一「文語」裡的其中一篇。
我手上有本1974年中華書局的排印本「廣東新語」,另鑄生僻的鉛字,校對嚴格;現在我把「土語」原篇掃描,以饗有興趣的讀者。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