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漢語中的日文

子貓物語 於 2007-02-2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67

分類:
今日的中文夾雜很多時興的日文,如甚麼「大出血」、「割引」、「大賣出」、「年中無休」、「人氣」,更不要說那些閉門造車的假日文如「優之良品」等等了。


還有沒有人記得?70年代的時候,香港計劃興建Mass Transit Railway(MTR),到底中文名應是怎樣叫,曾經有過一場大辯論。


當時政府高層有些人,想到用日本的同類交通工具的名稱「地下鐵」,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對,說不應用這不倫不類的日文,還附帶了很多民族大義、國仇家恨的理由。政府卒之正名為「地下鐵路」,沿用至今,但香港市民都簡稱為「地鐵」了。


中文和日文,歷史上有很多互相影響的關係。日本原本只有口語,沒有書面語,從中國輸入漢字,是日文有書面的語言之始,後來再以漢字為本,簡化筆劃,先後發展出兩套注音字母:「平假名」和「片假名」。


現代的日文,是漢字 +「平假名」 +「片假名」的混合體。


日本向外開放和實施現代化要比中國早,很多西洋學術、器用和概念都首先登陸日本;大量的外國新名詞,由日本先用漢字翻譯了。(戰後的日本則儘量在日文中減省漢字,另一方面翻譯外文名詞儘量用「片假名」拼音就算,此乃後話了)。


中國在清末要引入新學,派出不少人留學外國,到日本的相當多,因利成便,把很多很多的「日本漢字」詞語搬過來用。其中有些詞語是中國固有的,但跟從日文的習慣來賦與它們新的意義。


讀南京大學中文系王彬彬教授的文章「近代中文詞彙與日本的關係」,他說「據統計,我們今天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實際上,離開了日語「外來語」,我們今天幾乎就無法說話」。


我又翻翻手頭上一本實藤惠秀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1970(譚汝謙、林啟彥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原來現代漢語中有那麼多的日文!


請看以下一些我們每日都用的詞語,想不到原本都是日文吧:


銀行、積極、消極、肯定、否定、電話、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人權、支配、工業、主任、出口、生產、主動、主觀、出版、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多元化、形而上學、俱樂部、唯物、唯心、動議、進化、國際、漫畫、廣場、導師、機關、環境、體育、~~化、~~主義、~~觀等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1201090

全部攻略 3421

全部回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