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文粵譯:孟子見梁惠王

子貓物語 於 2014-04-22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550

分類:其他
孟子見梁惠王(現代版)

圖片來源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阿伯!你咁遠來到,有咩益我國先?」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孟子:「大王!駛乜一開口就講利益丫?講下仁義咪仲好!大王話:點樣可以益我個國家,班高官就會話:點樣可以益我老婆仔女,普通國民就會問:有咩可以益我,結果會係從上到下都爭奪利益,國家就玩完咖喇!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朝篡位既人,一 定是有一千輛兵車的高官;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謀害國君的人,一定是有一百輛兵車的高官。呢D高官係萬乘之國佔左一千輛,係千乘之國,就佔左一百輛,都咪話唔多咯;但係佢地如果唔講義氣,一味利字當頭,唔謀朝篡位聽自己上位,係唔會心足既。反過來講,從來無注重仁既人會拋棄父母,亦無講義既高官會唔忠心為主的。所以,大王講仁義就得了,何必成日講利呢?」
 
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梁惠王企係在池塘邊,一面顧盼住佢養既鴻雁麋鹿,問孟子:「賢人都以此為樂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孟子回答:「正因為係賢人,先至能夠以此為樂,不賢能既人,就算有齊呢D珍禽異獸,都唔快樂既。《詩經》記載:文王規劃靈臺,精心建造。天下百姓都來幫手,幾日就起好。建臺本來唔係急務,百姓都自發來開工。國王遊覽靈園,母鹿伏係草叢。母鹿肥大毛色潤,白鳥潔凈羽毛豐。國王遊覽靈沼,成個池既魚都歡欣跳躍。 周文王雖然用百姓既勞力來修建高臺深池,但係老百姓都好高興,叫個臺叫做靈臺,叫個池做靈沼。君王享受個靚花園、珍禽異獸,佢地都戥佢開心。古代君王,與民同樂,咁先至真正快樂丫嘛。


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皆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湯誓》有記載呢句人民既怨言:「太陽啊,幾時毀滅呢?我恨不得同你一齊死!」 老百姓憎你,憎到想同你同歸於盡,就算你有幾靚既花園同鳥獸,你能獨自享受快樂嗎?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我治理國家,到算盡心盡力咯。河內有水患,我就遷徙居民去河東,又將河東的粟米輸送一D去河內,救濟留低既老弱婦孺;如果反過來河東發生飢荒,我都用同樣方法處理。我睇鄰國行政,無邊個好似我咁用心愛民;但鄰國人民無日益減少,我既人民亦無乜增加,點解呢?」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孟子答:「王上鍾意講軍事,我就打個作戰既譬喻來說明啦。當您打響戰鼓,揮兵進攻,雙方兵器一經接觸,有D兵士丟盔棄甲,拖住兵器掉頭走,有人就走左一百步,有的走五十步先停低;但係走五十步個兵,竟然笑走一百步個兵,笑佢生人唔生膽,咁樣得唔得呢?」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惠王:「唔得,佢無走一百步嗟!都係走喎!」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大王如果明呢個道理,咁就唔駛望人民會比鄰國多了;大家都係一樣嗟。能夠唔耽誤農人耕作的時節,五榖收成會多到食唔完;不用細密的網來捕魚,放生 D魚仔,魚穫就會長捕長有;帶住斧頭係適當的季節入山斬樹,林木保存得好,就會有排用喇。五榖和魚穫食不完,材木唔用盡,人民生活好,生死葬都沒問題;咁就可以開始傳說中既王道了。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每戶農家,五畝地上面,種桑養蠶,五十歲老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飼養雞、狗、大小豬隻,不要誤失動物既養育週期,七十歲老人,日常都有肉食了;每家配給一百畝田,不要用徭役影響佢地既耕作時間,一家幾口就唔駛挨餓了。謹慎推行教育,反覆教佢地孝順父母、恭敬長輩,咁D老人家係路上,就唔駛自己拎住重野行,搞到背都彎晒了。七十歲的老人可以著絲織衣服、吃各種肉類,年輕的人不挨餓、不受凍,咁都不能成就王業,無理由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但是如今豬狗同人爭吃既時候,D國君仍然唔檢討政策;路上有人餓死,都唔開糧倉救濟。人民餓死,仲推卸責任:唔關我事,時年唔好嗟!咁同用刀殺左人,話;『唔係我殺咖,係把刀咋!有咩分別?君王只要自己負起責任,唔將罪過推係時年上面,普天之下既人民,都會來歸順了。」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梁惠王:「我願意聽您教導。」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孟子:「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殺人,有無唔同?」梁惠王:「無咩唔同。」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無唔同?」梁惠王回答:「無咩唔同。」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孟子:「國王廚房有肥嫩既肉,馬房有健壯既馬,但係老百姓餓到面青青,野外有人餓死,咁等於統治者率領著野獸食人嗟!野獸自相殘殺,人尚且厭惡;作為老百姓的父母, 施行無良政治,好似率領野獸來吃人,咁又有咩資格做老百姓既父母官呢?孔子講過:「邊個發明用土偶木偶陪葬,斷子絕孫都有份!」不過是因為太似活人既土偶木偶陪葬,夫子都咁嬲咯,我地又點可以要老百姓監生餓死呢?」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惠王:「我們祖宗晉國,本係天下至強,老先生您都知道。但係到左我而家,東邊打輸俾齊國,連我的大仔都死埋;西邊被秦國強搶七百里地;南邊又俾楚國恰住晒。我因為呢D事感到好瘀,希望同D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點先做得到呢?」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孟子回答:「只要有方圓一百里土地,就可以令天下歸順。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身強力壯的人有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就算只係有木製兵器,都頂得住盔甲堅實、刀槍銳利既秦、楚軍隊。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因為秦國、楚國既君王,剝奪老百姓既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供養父母。父母挨餓受凍,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佢地令老百姓苦過DD,大王去征伐佢地,試問有邊個會抵抗你呢?所以說:施行仁政,天下無敵,就係咁解喇。大王請你唔駛疑慮!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1303222

全部攻略 3421

全部回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