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煲仔菜,材料一定要熱氣騰騰,用燒得通紅(應該說是「焦黑」)的瓦煲上桌。瓦煲吸收大量熱能慢慢放出,能夠保持菜式溫度起碼10分鐘,方算合格。
很多餐館「打茅波」,用鑊把材料炒熟,倒在沒加熱的瓦煲裡上桌,而瓦煲吸收大量熱能,材料迅速冷卻,比用碟子上菜更差,「煲仔菜」的好處完全失去!
吃得最差的一次「芋頭雞煲」,是在本市一家中餐館,就是這樣差勁。我一咬那些芋頭,外面是焦的,中心竟然是冰涼的,即是雪藏的倉底貨,加溫未足就拿上來,真是倒胃口之極。我馬上埋單,告訴老闆娘,你們的出品實在不行,結果她不敢收我的錢。
今次就介紹一下我昨晚做的「芋頭雞煲」。
材料:雞肉、芋頭、生菜、蒜蓉、椰汁150c.c.
雞肉用豉油醃10分鐘,芋頭去皮切片,分別先用蒜頭起鑊爆香 。
同時,另一爐頭用大火燒熱一隻瓦煲,煲底放一點點水。
雞肉和芋頭倒入瓦煲內,大火維持數分鐘,加上煲蓋然後收至小火,炆20-30分鐘。
生菜最後才放入,墊在煲底,倒入椰汁,扭大火力,加蓋子滾它5分鐘。
做好了,芋頭吸收了雞味和椰汁香,分分鐘比雞肉更受歡迎!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