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件近代發生的事物,成為文化 icon,不斷有人談論,甚至成立研究會--現在當然是網站群組,又成為文學和電影創作的靈感來源,不斷推陳出新。 例如發生在1912年,使一千多人死亡的鐵達尼號撞冰山沉沒事件,和我最近買的一本書,續發我要在今日要介紹的 Jack the Ripper 殺人狂魔。 1982年香港出了一個 林過雲, 1888年8月31日至11月9日,倫敦亦有恐怖殺手,在殺害了五名妓女,手段兇殘,並且開腹割器官。犯案手法、受害人數目和身份,兩件案頗有相似之處......
當時是維多利亞女王的朝代,在位已經超過半世紀,大英帝國由極盛的高峰逐漸走向衰落。倫敦一度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都市,大量外來人口遷入,基建和公共服務到完全不堪負荷。紳士淑女的生活不變,但是移民和貧民聚居的地區,成為罪惡溫床:酗酒、滋擾、非禮強姦、打鬥傷人甚至兇殺案件,不斷發生。 Jack the Ripper 連環謀殺案,就是在藏垢納污、只有幾平方英里大小的「三不管區域」之一的 Whitechapel 區內接連發生。由此暴露的社會敗像,引起的社會動盪非同小可,居然釀成市民向女王情願。 英國政府極之重視,動用倫敦市警隊和Metropolitan Police全力偵緝。警方估計是同一人所為,鎖定的幾個嫌疑人物,始終未能未能有足夠證據繩之於法。傳媒亦熱烈報導,民間稱呼兇手為Jack the Ripper,一般認為可能是包括來自波蘭的猶太裔貧民、上流社會的變態醫生,甚至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男孫 Prince Albert Edward Victor,謠言滿天飛。 這一百年來,關於兇手的書籍多不勝數,分析受害人身份、兇手犯案手法、犯案的時間地點、推測殺人動機、繪製地圖猜想兇手的路線、由當時社會實況研究這種罪案的緣由,等等。 我買的這本書,文字清楚,有很多圖片(包括被害人的遺容),很容易明白事件的來龍去脈。特點是複製了很多剪報、警方檔案、供詞、告示,還弄到像陳年殘卷的樣子,可以一張張抽出來看,很有真實感。撫今追昔,令人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