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交響曲之王, my all time favourite: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第二交響曲(復活)。 30年前,第一次買馬勒第二交響曲的CD來聽(之前已經聽過他的第一和第四),登時有觸電、全身起雞皮的感覺! 樂曲比一般交響曲多一個樂章,一共五個,演奏從頭到尾總要70多分鐘。我聽了一次不就能自拔,跟著的兩個星期,每日都起碼再聽一遍。跟著幾年不停搜索其他版本,見到就買,反複比較......
馬勒的交響曲,技術要求很高,指揮和樂隊夠膽攻堅演奏或灌錄唱片的,大多有可聽之道。我現在選取給大家聽的這個版本,是 2003年8月21日夏天在瑞士Lucerne Culture and Convention Centre ,由Claudio Abbado 指揮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演奏。第四、五樂章有女高音Eteri Gvazava,和次女高音Anna Larsson,另外有百人合唱團助陣。 馬勒這首交響曲,結構複雜,配器繁多,動員很多樂手,可謂大堆頭之至。馬勒的音樂哲學性很強,作曲時感觸於生死問題;聽馬勒不是純粹「聽音樂」,可以啟發思想、洗滌心靈、提高靈性。樂迷或音響友都應該滿足。 我選擇這個版本,因為的確演奏出色,而且Youtube片分了片段,可以一點即到任何樂章。 1:18 I. Allegro Maestoso (21:10) 極之沉重和哀愁的喪禮進行曲 22:26 II. Andante Moderato (9:24) 馬勒說,沉鬱的喪禮過後,雨過天晴,就是這個樂章。想不到他在1911年以51歲英年早逝,喪禮時風雨大作,慘淡之極,完結之後竟然真的天色轉晴。 32:18 III. [Scherzo] In ruhig fließender Bewegung (11:18) 旋律來自他早年寫的歌曲集「少年之魔號」其中一首「聖安東尼向魚佈道」,十分詼諧動聽。 43:48 IV. Urllicht. Sehr feierlich, aber schlicht (5:05) 48:42 V. Im Tempo des Scherzo. Wild herausfahrend - "Auferstehn" (37:25)馬勒是猶太人,出生在波希米亞(今日捷克境內),講德語,發跡在奧地利,文化根源複雜。「復活」為題的交響樂,聽這兩個樂章大家或可聯想到基督教相信的,人死之後肉體與草木同腐,但是總有一日會復活,面對神的最後審判。現場演奏的時候,一隊號角手先躲入後台,到了那一段,在裡面吹奏出呼召的號角聲音,令人毛管豎立。
。。。。。。。。。。。。。。。。 歌詞翻譯(來源: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Mahler.htm)
原 光(第四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