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香港鐵路大典 |
電車要保留
這個月網上熱烈討論港島電車的存廢問題。
事情的因由,是有個退休的前港府城市規劃師,居住在元朗自承很少過港島的薛國強,通過他開辦目前成員只有他一個人的「顧問公司」,向城規會建議取締電車在中環的一段,以改善該區的交通。
大家鬧得沸沸揚揚,好像城規會已經在決定是否取締電車的樣子,查實這個議題,十劃都未有一撇。
當然有人會有陰謀論,這會不會是特區政府刻意消滅舊時代的香港的表徵,有「去殖民地化」的政治目的?這個薛先生,係「做媒」嘅!這個我暫時存疑不論。
網友的論點,很多以電車是香港人「集體回憶」,非常珍貴,一定不能消滅,其實未能對準問題的核心。因為最應該搞清楚的事實是:中環交通不暢順,是不是電車造成?取締了電車,會不會有改善?
單憑表面想象,電車的速度不夠汽車高,而且站站停,一輛電車在前面未能開出,後面來的便要排長龍,好像真的阻住交通。實際上是否如此,到現場在不同時段觀察幾日,便會清楚根本並非如此。
有人質疑他「從中環到金鐘,我行路都快過電車....」的說法,他辯解說是「塞車時」。
嘿,塞車時,行路都快過法拉利添!問題是「塞車」,不是電車。追本溯源,造成塞車的是載客量少,經常霸佔一條行車線等老闆的私家車,不是電車,這個現象可以實地觀察正偽。
我每次回香港,要在港島那邊來往之時,除非是趕時間行長途,例如由上環去筲箕灣,或金鐘去堅尼地城,如果只是越過幾個區的話,一定盡量取電車而捨地鐵,不是懷舊,而是因為:
電車真的不算慢;
很方便,行幾步路旁即可上車,不用上落幾層搭地鐵,反而慳了時間;
電車無冷氣,但是窗口多,相當通爽舒適,尤其是上層;
票價比地鐵、巴士和小巴廉宜;
電車搭客普遍斯文禮讓;
比較少騷鬧莽撞的遊客。
所以我認為,電車在21世紀的香港,仍然是價廉物美,有效率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保留。
。。。。。。。。。。。。。。。。。。。。。。。。。。
*倘有留言未能即時上板,是自動過濾去了spam之故,諸君稍安無躁,版主每日檢查幾次,一有發現便會救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感謝 子貓物語 提供以上資料
子貓物語的網誌: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