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旅遊雜記 – 自駕

小臣 於 2014-01-19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22

分類:

  上篇談過乘火車旅遊省錢的方法,這篇談的是另一種越來越普及的旅遊模式 – 就是自駕遊。

在大城市公共交通一般都非常方便,沒有必要開車。到了郊外,慣了自遊行的朋友都應該體會過安排交通的煩惱:一天可能只有幾班火車、公車接駁不上、為了遷就公車時間表而無法在景點多逗留、不知在那裡上車下車等等。行李多的朋友就更煩惱,因為大部分鄉郊地區的公車,都沒有考慮旅客的需要,提着大行李箱乘搭這些公車,碰巧遇上人多的時候,就非常尷尬。

開車旅遊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把行李擱在車上,喜歡去哪裡都行,看到好的景色馬上在路旁停下,亦可隨心所欲地更改行程。雖然自駕遊有這些優點,但也是最近十年才普及起來,這完全是拜衛星導航(GPS)的極速發展所賜。有了 GPS,大家才不怕在陌生地方迷路,畢竟看着地圖開車,並非人人可以勝任。現時的 GPS 已發展至語音導航,而且地圖越來越細緻,定位又準確,就是首次在某地開車,也可以非常放心。在日本租車,GPS 是基本裝備,雖是全日文操作,但掌握了要訣後,困難也不大(請參考小臣的《日本自駕心得上下篇》)。在外國 GPS 通常要另付租金,而且未必合用;基本上一次十天旅程的租金,已足以購買一部內地產的 GPS(到深水埗鴨竂街走一趟,用數百至一千元應該可以買到一部,而且通常附帶地圖)。有網友建議用手機或平板,但地圖軟件不便宜,而且螢幕太大或太小亦未必適合掛在擋風玻璃上操作。地圖方面,iGo,Garmin,Tomtom 等都是較著名的軟件,小臣在澳洲及紐西蘭自駕都用 iGo,尚算可用。

日本的 GPS 雖然可以用電話號碼搜尋,但建議大家還是找出 Map Code 以作不時之需(請看上面的自駕心得篇),始終電話會錯,座標不會錯。外國軟件有的是輸入地址搜尋,較新的可以和 Google Map 的「我的地點」同步,大家請自行研究。

租車方面,一般是四人同行最佳,租金及汽油由四人分擔,應該比乘火車公交便宜。如果真的要比較,可先到 Google Map 查出駕車總里數(以及高速公路路費),然後找出心儀車款的每公里耗油量,再乘以當地油價,便可算出駕車的總消費,看看是否比乘車便宜。

在日本租車,可光顧豐田日產萬士得本田,他們都有自己的網站以方便預約,並可以選擇車款,大部分都有中文版面。第二類是通過樂天、Jalan,或 ToCoo 租車網預約,好處是有折扣,但由於他們只是代理,所以不可指定車款。在日本租車雖然可選擇另購保險,但沒有全險(zero excess),出了事仍要付自付額(即墊底費)。《旅遊教室》有非常詳盡的日本租車教學,小臣不打算重覆了。

小臣未試過在台灣租車,大概知道有和運格上兩家大租車公司,基本上也是在網上預約,然後在指定地點取車(很奇怪地兩家公司都沒有在機場取車的服務),也可以異地還車(他們稱之為「甲租乙還」)。不過台灣是左駕,而且城市路窄和較多人騎機車在路上穿插,小臣還未夠膽在台灣開車。有興趣可参考這篇宜蘭自駕遊記

在外國租車的話,一般可選擇國際租車公司如 Budget、Avis、Hertz、Europcar 等,又或是當地租車公司。國際租車公司通常會提供較新的車款,而且佔據了機場的有利位置(有興趣知道這些公司的營運模式,可參考註一),但不及當地公司便宜。在歐洲以手排車為主的地方,要租自排車的話,大概也要選國際租車公司。另外在外國租車多數可購買全險,建議一定要買,因為經常會發生撞到小動物或擋風玻璃被小石塊打破等不幸事件,沒買全險的話,會賠得很慘。

租車的流程幾乎都一樣,把網上預約的電郵交給工作人員,然後遞上駕駛執照(有的國家需要國際駕駛執照,例如日本及台灣,而澳紐及不少歐洲國家都接受香港駕照,請上該國運輸部門網頁查詢),擦卡付款後去取車,檢查後便可以出發。還車前通常要把油缸入滿,駛到指定地點,讓工作人員檢查(如果買全險的話,可能不需檢查,好像小臣在 Tasmania,就是自己在停車場泊好車,然後把車匙還給機場櫃檯的人員便可),取回收據,然後就完成整個程序。

自駕的事前規劃很重要,首先在 Google Map 上找出由 A 到 B 之間的距離和時間,再決定是否可在一天內抵達。小臣的建議是一天最多用三至五小時駕車,除非有多個車手,否則一個人在陌生地方駕車超過五小時,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而且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趕路,也失去了旅行的意義。要留意 Google 是用平均速度作估算的,如果當天的行程是山路為主的話,應該打個折扣,否則很容易失預算。另外也應加入途中停留休息、甚至看到美景而停下欣賞的時間;很多朋友到紐西蘭旅遊就忘記了預留這些額外時間,以致很晚才抵達住宿的地方。在外國很多道路都是沒有路燈的,在晚上趕路非常危險,加上雪、雨、霧等各種不可預計的天氣變幻,實在不宜編排入黑後駕車的行程。

最後,建議各位在出發前,先到目的地的運輸部門網頁,看看人家的交通規則,瞭解一下該地的特別交通標誌,以及路邊泊車的付費方式等等。大部分已發展國家,人民都極遵守交通規則,並有很重的路權觀念(Right of way, 例如在大路行走的車輛,經過路口時是絕不會減速的,因為小路出大路一定會讓大路的車輛先行),慣了在香港搶位的朋友,請尊重別人,不要貪一時之快,而釀成意外。

[註一:國際租車公司的本業(租車)是賠本生意,因為成本高昂,單是付予機場的停車場費用,就非常可觀,但為什麼他們仍可以不斷擴張?首先有汽車公司支持:汽車公司因為有租車公司簽訂長約,有固定客源保障產量,而且大量被租用的汽車在路上奔馳,亦是宣傳的一種。租車公司亦會和汽車公司簽訂回購協議,在幾個月至一年內把汽車用折扣價回購,然後翻新出售,這就是國際租車公司不斷有新車供應的秘密。假設汽車公司每部車的成本為 $60,新車零售價為 $140,在一手市場售出的盈利是 $80 一部。把新車售給租車公司定價 $100 一部,回購價 $80,回購後以 $5 翻新,再在二手市場以 $130 一部出售,每部盈利是 $130 - ($60+$5) + ($100-$80) = $85,即是比在一手市場銷售還要多賺 $5!另一方面,租車公司用 $100 購入一部新車,他馬上就可以之為抵押資產,向銀行貸來 $80。另一方面,那份回購協議亦可向銀行融資(因為有大汽車公司保證用 $80 購回)$75,於是租車公司由付出 $100 變成取得 $155,是上佳的融資工具,本業賠錢也沒問題。銀行嘛,可以把借貸轉按給下游機構,或是包裝成什麼債券、掉期合約之類的槓桿工具去騙小投資者,金融資本市場,就是這樣運作。]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968661

全部攻略 2300

全部回應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