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時評 – 高鐵撥款之爭

小臣 於 2010-01-16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56

分類:

  執筆之際,三項和廣深港客運專線 – 香港段(高鐵)有關的撥款,終於獲得財委會通過,這場持續接近一個月的撥款之爭,可說暫告一段落。

小臣因為利益衝突,不想用自己的地盤為高鐵保駕,現在撥款通過了,大概可以就高鐵揭櫫的社會現象評論一下。

(圖片來自明報)

從來沒有這麼多人關心財委會的會議,因為一般已獲工務小組批准的工程撥款,財委會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討論。用了廿四小時提問及辯論,並引來反對及支持雙方在立法會外「哂馬」的項目,高鐵應該是開了先河。

高鐵撥款之爭固然是因為深層次矛盾所引起,但很多人以「保育」、「世代之爭」,或者簡化為「八十後」的出位戰來解讀這次論爭,未免流於表面。反高鐵力量本質上是對香港「地產主義」的一次大衝擊,是另類聲音在天星、皇后及喜帖街凝聚力量後,再一次挑戰「不斷建設」的意識型態。

香港過去幾十年以高地價政策維持低稅率,形成地產獨大的畸形發展,在九十年代末更因此造成巨大資產泡沫,泡沫爆裂後的經濟低迷,讓全香港所有人都痛苦不堪。地產不是創匯的產業,而是財富再分配的遊戲,地產商在不停拆、建的循環中,把港人的生產剩餘價值大量蠶食。不少人一生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自己居住的單位,居然還向最貪得無厭的李嘉誠膜拜,「認賊作父」而不自知,這就是地產主義意識型態最可悲之處。

地產主義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柢固,在新一代眼中反而是不公義以及貧富懸殊的來源,他們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卻被排除在城市規劃及決策的過程以外。港英年代政府會把反對力量納入諮詢架構之內,但曾蔭權口中說著公民參與,心中卻以為自己可以強勢領導,不理這些反對聲音,亦看輕了年輕人利用虛擬世界的組織能力,結果險些陰溝裡翻船,連北京催促經年的一項高鐵亦推不動。

在高鐵撥款之爭中,正反雙方其實在辯論地產主義,反對者以菜園村及大角咀居民為名,挑戰的卻是拆村後及高鐵站上蓋土地的得益團體,以及對之傾斜的建制。支持者認為要建設、要開飯,但卻不自覺地認同以往的發展模式,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這場辯論沒有對錯,但未對話先對立,互喊口號卻沒有互信,對社會絕對不利。如何讓這個城市在保留自我之餘又可以永續發展,不單是五十後及八十後的事,而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討論的大議題。曾蔭權不能繼續把頭埋在沙裡,他應該協助發展公民社會,讓大家參與制定及討論政策,向已發展國家看齊。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969819

全部攻略 2300

全部回應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