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音樂 – 《愛的根源》The Best Sound Ever Reborn

小臣 於 2008-02-27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33

分類:


  某天乘車往開會途中,聽到收音機傳出倫伯的<愛在深秋>,在熟悉的調子中多了笛子的聲音,而從校長的唱腔可知是較近期的演繹,起初還以為是演唱會的片段,後來聽 DJ 介紹才知是一張全新的唱片。回家上網一找便有答案,原來是環球找來了陳輝陽及一隊三十人的中外樂團,為譚校長重灌他的經典唱片:《愛的根源》,馬上掏腰包買一張來聽/看。

《愛的根源》是倫伯事業高峰期出版的三張大碟(其餘兩張是《霧之戀》和《愛情陷阱》)中,最平均的一張,全碟十首歌曲都各有特色,雖然不少是改編歌曲,但可聽性不減。當年小臣是倫伯的粉絲,《愛的根源》亦是我第一次買的正版盒帶,聽的次數之多,大概把磁帶的磁粉都刮了下來。

是次重錄,是在屯門大會堂現場錄音,據說每首歌只唱兩次,採用最好的一段放在碟中,而錄音/錄影只用了兩小時便完成。手法十分像李克勤的兩張《演奏廳》大碟,都是標榜「靚聲」及畫質,明顯主攻影音愛好者及「四十代」的倫伯粉絲。

對玩 AV 的朋友來說,這張碟絕對令人失望,雖說是 1920×1080 高清攝製,但我不論在電視及電腦螢幕上看,畫像都談不上銳利,而且雜訊奇多,和外國的製作當然不用比,就是李克勤的兩張《演奏廳》的畫質都比它強。CD 的音質亦是非常一般,音場不夠闊,分析度低,很難找到各組樂器的正確位置,最慘的是人聲偏「乾」,聽來沒有應有的潤濕感覺。

音樂方面,陳輝陽基本用回了原來的編曲,好處是保留了經典的味道,壞處是沒有新鮮感。結他、鍵琴和敲擊和原版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管弦樂和中樂伴奏而已。亦因為這個原因,新加入的中樂部份和原來歐陸及東洋曲式便顯得格格不入,特別是 Italo-Disco 的<我愛雀斑>的電音變了楊琴,<觸電舞>的「break 味」全失,<都市戀歌>和<捕風的漢子>的前奏變了顧家輝式的武俠劇音樂等等,都是比較突兀之處。

倫伯的演繹沒有驚喜,都是他近年慣用的唱法,和廿五年前比技巧當然完熟了,但也少了那種相對稚嫩的味道。

不論如何,此碟仍是有誠意之作,不抱太高期望,仍可一聽。DVD 比 CD 精彩,幾位演奏中樂的女樂師均頗養眼。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973699

全部攻略 2300

全部回應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