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HY 的網誌見到這個題目,很感興趣,便也來一篇「小臣篇」。
小學時期
自小母親多病,所以不能工作,閒時她便帶小臣到公共圖書館去消磨時間。小臣媽讀她的三毛/瓊瑤,而小臣則喜歡翻和科學有關的書籍,包括《十萬個為什麼》、《地心探險記》及一些談天文地理的科普讀物,其時的小臣只有六、七歲。
之後發現了衛斯理的科幻小說,自看了《藍血人》之後簡直不能自拔,經常守候在圖書館等別人還書,以期把所有衛斯理的藏書讀完為止。同期也讀古龍,《楚留香》、《陸小鳳》、《多情劍客無情劍》及《七種武器》等系列全都讀遍。
如前所述,小臣也讀了不少本地連環圖,包括《龍虎門》、《李小龍》、《壽星仔》等等,以及翻版日本漫畫如《叮噹》、《愛與誠》及《男組》。
中學時期
到了初中才懂欣賞金庸,第一部讀的是《神鵰》,然後《射鵰》、《書劍》…… 等不斷讀,直至讀完所有長篇系列,而短/中篇只看了一本便不感興趣。
中學時期繼續狂讀衛斯理,甚至每天放學去圖書館追明報副刊上的連載。
到高中時,在老師的熏陶下也看了不少近代作家的作品,包括魯迅、茅盾、巴金及沈從文等,另外也讀張愛玲、戴厚英等較現代的作家。
大學時期
讀工程的學生特別辛苦,人家一星期上八至十小時課,我們卻要上三十小時課或以上,功課亦多到做不完。此外課餘要為別人補習以幫補生計,根本沒有時間讀閒書。這幾年可說是我讀書生命中最空白的一段時間。
不過在其中一個暑假卻讀了《挪威的森林》,自此成為村上春樹的擁躉,之後幾乎讀遍他所有的作品。
工作時期
畢業後反而多了私人時間,可以重拾讀書的樂趣,就在這時讀了一本叫《文化七彩.思潮八卦》的小書,開啟了對社會學及哲學的興趣。隨後數年不斷讀社哲類的書,其中佔了不少部份是新馬克思主義的專著。改革社會的思想不在讀大學時爆發,卻在三十歲時才「認中關社」,可見我也是慢別人半拍的傻子。
除新馬克思主義外,也讀佛洛依德、福柯、胡塞爾、甚至企圖讀哈伯馬斯的作品,最後發覺自己根底不足,有很多基本概念沒有釐清,於是毅然報讀公開大學的社會學課程,在工餘時間由零開始再學習。
在上學期間也沒時間讀閒書,畢業後少讀了社哲類的書,中國現代作家如王安憶、賈平凹、莫言等倒讀了不少。
然後嘛,都寫在我網頁的書評了。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