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巴爾幹之旅 – 資訊篇

小臣 於 2014-11-25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646

分類:長線旅遊 ;地區:歐洲

  簽證及出入境

只要是香港特區護照的持有人,均可在前南斯拉夫各國免簽證逗留十四至九十天。不過和西歐國家不同,這些國家的邊境都有出入境管制,每次都會檢查護照。只是每個關口的處理方法都不同,最寬鬆的是波‧赫的關員,揚一揚護照便放行;黑山的則只檢查而不蓋章;最認真的則是斯洛文尼亞及克羅地亞那些,每次都掃瞄及蓋章。自駕遊的司機記得把護照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否則要下車翻行李箱的話,是相當尷尬的事。另外汽車邊境站的隊伍分大車、小車、歐盟護照持有人及所有護照持有人,在排隊前請留意。

駕車出入固然不會檢查行李,乘飛機也是一樣,只會作X光保安掃瞄。

航班

由香港到克羅地亞沒有直航,不介意往回飛的話,大部分歐洲航空公司都有轉乘往 Zagreb / Dubrovnik 的航班。不想往回飛則可以選擇在多哈(卡塔爾航空)或伊斯坦堡(土耳其航空)轉機。也見過有網友由歐洲轉機至 Ljubljana (斯國首都) 開始行程,直接跳過相對無趣的 Zagreb(不過如果自駕的話,要留意跨國取車 / 還車要付一大筆費用,不太化算)。機票費用之外,其他要考慮的是轉機等候時間、航空公司聲譽及質數、是否取得飛行里數等等,隨個人喜好而定。

克國的國內航空(克航)相當便宜,如果非自駕的話,可以考慮小卡朋友的玩法:以 Zagreb 為放射玩斯洛文尼亞(住一至兩晚)及十六湖(即日來回),再由 Zagreb 乘飛機到 Dubrovnik,之後搭巴士到 Split,最後由 Split 離開(相反由 Split – Dubrovnik 然後離開也可以),不好處是去不到 Rovinj。

租車 / 自駕

很多朋友聽到小臣往克羅地亞自駕,都露出佩服的神色。他們大概以為克國的交通好像南美國家那樣,又或是隨時會碰到地雷或炸彈。其實克羅地亞及斯洛文尼亞的公路均非常好開,前者的高速公路更是戰後(即是近十多年)才修建的,狀況好且收費相宜,人民駕駛態度甚佳,比起在香港開車還要容易,起碼不用提防那些胡亂切線的職業司機。離開公路後進城的區域道路也不差,就是由 Split 至 Dubrovnik 的海邊道路亦不難開,如果在日本開過國道的話,應該一點難度也沒有。左駕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不斷提醒自己要在路的右邊開、轉彎時(特別是左轉)要進入正確的行車線、留意右邊車身等,就不會出亂子。

克羅地亞的高速公路按里數收費,在入口取票,出口繳費(可付歐羅或 Kuna),可以在這個網頁預先查一下費用。在斯洛文尼亞則要買一張定期票(Vignette),最低消費是十五歐羅七天,入境後在最近的油站便利店有售,貼在擋風玻璃即可。

大部分國際租車公司在克國都有分店,如果想格價的話,可以利用 KAYAK 或是 Rentalcars.com。小臣採用了後者的服務,主要因為它是 Booking.com 的成員,對它較有信心(其實 KAYAK 也會顯示 Rentalcars 的搜尋結果)。這些都是中介公司,代客搜尋當地本土及國際租車公司的價格,比自己直接找這些公司租略為便宜。小臣最終採用 Fleet Rent a Car(下稱 Fleet),這是家當地公司,除了比國際公司便宜外,也考慮了它在 Zagreb 市內的取車地點(Hotel Sheraton)比較方便。在歐洲要租自動波(自動擋)的汽車通常都是既昂貴而又選擇少,比手動擋起碼貴一倍,不過除非有豐富駕手動擋的經驗,否則真的不太建議,要適應左駕再加上換擋,並不是容易的事。小臣租的是 WM Golf 自動擋,連加強版保險共三千七百多港幣九天。取車時升級為 Audi A3,只跑了一萬六千多公里,非常新的車子。Fleet 的職員遊說我再買一份零墊底費(Zero Excess / 零自付額)的保險,因為 Rentalcars.com 的加強版保險不包括車窗、車輪及車底,又說要收取異地還車費(我在 Zagreb 取,Dubrovnik 還)。回來後 Rentalcars.com 邀請小臣評價 Fleet 的服務,小臣提出上面的額外費用,一星期後 Rentalcars.com 已有跟進,除了查明無須付異地還車費外(事實亦沒有收取,應該是職員弄錯),亦主動退回加強版保險費(約八百多港元),有點意外,亦證明他們頗著重客人的意見。

在克國租車不需國際駕照,用香港的駕駛執照加上護照便可。斯洛文尼亞則需要附有相片的駕駛執照,為保驗計還是換了國際駕照才去。取車時記得檢查所有文件,特別是保險、即他們稱為 Green Card 的証明書,所有歐盟國家均通用。不過黑山共和國尚未成為歐盟成員,據說是要在邊境另購保險的,這也是小臣決定不駕車而參加一天團的原因之一。

無鉛汽油及柴油分別是 10.x kn 及 9.x kn 一公升,即大約 1.2 – 1.3 歐羅(2014 年 10 月),並不特別便宜,而柴油也沒有像香港般有較大折扣。

GPS 導航是必須設備,高速公路上的路標指示尚可,一離開公路就不行,根本找不到方向。小臣自己帶去的 iGO Primo 2 的 2013 版東歐地圖,相當不錯,除了在 Split 城附近導航發瘋迷失了之外,基本上都很可靠,連十六湖深山裡的住宿亦一樣找到,準確無誤地帶我們到屋前。

電話/上網卡

克國的預付電話卡都很便宜,Tele2、Tomato、BonBon 等好幾家電訊商都提供類似的計劃:付 49 kn 就有 1-3 GB Data 及「一千分鐘」本地電話 / SMS。不過每一次打電話都要另付接駁費,而 SIM 卡本身是沒有餘額的,所以要另外加錢充值 (Recharge) 才可打電話,最少要充二十至五十不等。就算充五十,總共都不過是一百 kn,百多元港幣用十四天(最多可用一個月)兼有 4G 速度上網,算是便宜。問題是在那裡買。

小臣到達 Zagreb 那天是星期天,電訊商全部休息,住處附近不見有報攤,當天又沒到超市,所以買不到。翌日則到了斯洛文尼亞,直到第四天回到 Rovinj 才有機會到超市買。超市的歐巴桑說沒有 Sim 卡賣,最後找到 Tomato 的銷售點,偏偏又沒有 iPhone 5 用的 nano sim。之後去問附近的報攤,那女生說只有 Tele2 的 Sim 卡,49 kn 有 3GB,問清楚是不是 nano sim 才買,打開來卻是 micro sim,給她氣死,原來她不知道有更小的 Sim。唯有發揮香港人的精神,自‧己‧剪!最後沒有把卡剪壞,真是一額汗。Data 馬上可用,但電話要再充值才可打。上網找一下,原來是不可用信用卡在網上充值的,要去買 coupon,真麻煩。

第二天去超市再問,和歐巴桑雞同鴨講一番,她也搞不清我要什麼 coupon。最後在我後面等付錢的先生懂英語,代我和歐巴桑翻譯,她才知道我要 recharge。原來充值是用好像 Visa 結帳機器搞的,印出來那張票就是 Coupon,上面有個十三字元的密碼,要自己用 SMS 把密碼輸入電話帳號內,才充值成功。這麼麻煩的手續,遊客在報攤超市如何可以弄明白?之前在悉尼機場買張卡,開立一個 AUD2/Day 的計劃,依使用日數付了錢,職員會代客人做好所有設定,幾分鐘後就可用,這才是賺錢之道嘛。

其實克國大部分旅館都有 wifi,而且速度也不錯,如果不是時刻都要上網的話,其實一團人中某位買一張卡,以便打電話已經足夠,有需要時又可以用 tethering (hot spot) 和旅伴分享。十六湖的旅館因為沒有 wifi,所以這次買卡的另一原因就是為了在十六湖用,豈料原來 Tele2 在該處的接收也是很差,結果有卡也上不到網,大家要留意。

貨幣

巴爾幹半島各國有的用自己的貨幣,有的則採用歐羅,克羅地亞用的貨幣是 Kuna(HRK, kn),斯洛文尼亞及黑山共和國則採用歐羅(但黑山尚未成為歐盟成員,所以是「非法」使用)。留意克國的住宿在各大訂房網均以歐羅標價,而民辦旅館 / 公寓 / 民宿大多不接受信用卡付款,所以最好用歐羅支付,否則要用民宿主人的匯率兌換,一定不化算。



小臣主要在香港趁匯率低時買入歐羅,然後到了克羅地亞分兩次在銀行兌換所需的 Kuna,第一次在機場 Zagreb 銀行換,匯價是 1 Euro = 7.58 kn;第二次在 Split 的 Zagreb 銀行換,1 Euro = 7.59 kn。其他路邊找換店雖然也標出差不多的兌換價,但問清楚才知道是最少換三百歐羅的價錢,否則就是 1 Euro = 7.3x kn,差很遠。

克國的信用卡普及程度只是一般,不像其他西歐國家般買一杯咖啡也可以使用。所以除了在餐廳吃飯外,幾乎都是付現金。

旅館

克國的旅館絕對是五花八門,豐儉由人。小臣喜歡住 Apartment,取其可自行煮食,自由度又高。一般中上級的價錢在六十歐至百二歐之間,視乎地點設備而定。當然要住酒店也有不少選擇,但留意大型酒店通常建於古城外,因古城內既容納不了巨型大廈,就是建了也和毗鄰的舊建築格格不入。

要數供應最多的話,應該是民宿及 B&B,古城內很多樓房都變成出租房間,隨處均可見到。不過質量非常參差,宜於訂房網站多看別人的評論才決定。

小臣這次也是全程利用 Booking.com 訂房,大致對辦,有幾家更令人喜出望外,只是在十六湖的 Etno Garden 被接待的女生弄得不太愉快。不過旅館主理人一般都很緊張客人在這些訂房網站的評語,例如 Etno Garden,當他們看到我在 Booking 的評語後,第二天馬上來函致歉,還說要扣減有關人等的花紅(雖然小臣絕對無意如此懲罰那位女生),所以值得花些時間表達一下住後感想。

氣候/旅遊季節

巴爾幹半島在東西歐之間,這些國家以前被歸納為東歐,主要因為南斯拉夫是共產陣營的一員。斯洛文尼亞及克羅地亞其實毗鄰西歐,氣候和意大利頗相似。我們的黑山團導遊小哥說遊客一般在復活節開始出現,到十月底後就不來了。我們去的時候是九月底十月初,日間溫度廿多度,晚上最低也有十四、五度,非常舒服的初秋氣候,基本上穿一件襯衫就可以,晚上/下雨時披上一件薄外套便可。

由於過了旅遊旺季(六月底至九月初),所以見不到人山人海的盛況,雖然 Dubrovnik 仍然擠滿遊客,但也沒有傳說中找不到好住處那般誇張。東方遊客中韓國人佔了九成,「花樣姐姐」這個節目引發的克羅地亞旅遊熱不是說笑的。途中偶然碰到香港人,自由行的佔了多數,團客只遇上一次。雖然正值黃金周,但未見有太多強國人來訪,克羅地亞始終還是冷門地方。奉勸大家趁未被強國人攻陷、以及物價未大幅上揚前早點來旅遊。小臣估計克國終有一天會使用歐元,到時物價就會追上斯洛文尼亞及其他西歐國家,那就不可能再價廉物美了。

十月後很多民宿都不再營業,導遊小哥也說會放假去。不過聽說冬天下雪季節的克國也有它的美態,只是交通及其他旅遊支援都會較不方便而已,小臣曾讀過一篇冬天的遊記,披着雪的十六湖真的別有一番可賞之處。

治安

很多人對克羅地亞的印象,就是戰爭、種族屠殺、聯合國轟炸(被炸的其實是塞爾維亞及科索沃)這些只不過是廿年前發生的事件。其實小臣在幾年前還以為克國仍在緩慢重建中,直到被十六湖的照片吸引、開始搜集克羅地亞的資料,才知道她已經快速地從戰爭中復原,今天在旅遊區再也見不到任何戰爭的痕跡,而且成為西歐國民喜愛的旅遊地點。

克國的治安不錯(起碼我們到過的旅遊店如是),在街上行走沒有絲毫不安心的感覺,人民一般都友善有禮,亦沒有專門欺騙遊客的騙子,相比起土耳其,在克羅地亞旅遊就令人放心得多。

參考網頁

除上次在旅遊雜記篇介紹過的參考網頁外,之後還找到幾篇不錯的,茲列如下:

擁抱斯洛文尼亞之夏 – 窮遊帖子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自駕 – 窮遊帖子

十六湖攻略:上湖篇下湖篇

黑山一天遊:BudvaKotar

克羅埃西亞的每一天 – 看看人家如何表演時裝,去十六湖也要穿長靴,一個字:服!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歐洲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 特搜總編E 於2014-11-26 11:56:03 留言
    恭喜!經過「SeeWide評審團」一致通過,你的發佈已被選為推薦攻略!你不但可以獲得200經驗值,更能累積200探險里數作為開展下次探險之旅的旅費!
  • 舉報 回覆
  • No.1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969809

全部攻略 2300

全部回應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