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見到這電影譯名,
完全提不起興趣,
以為是胡腦小兒科動畫片,
直至掌聲雷雷,
讀完陳曉蕾觀後感,
又有同事推介文章,
今日走出油麻地看英語版。
是的, 自從N年前被粵語配音的風之谷傷過一次心後,
看動畫,
我是絕少看配音版。
有別於其他危機在外的故事,
今次說的,
是我們自己的內省。
我們誰沒憂愁?
特別是愛閱讀的朋友,
雖不至於先天下之憂之憂,
但多愁善感,
傷春悲秋幾乎是基本動作。
憂愁是否就是不好?
喜悅是否就正面?
憂愁是否就是反面?
不,
喜悅就是喜悅,
她也會勞累有時, 迷惘有時;
而憂愁呢?
有時也做到喜悅做不成的事。
喜悅、憂愁、憤怒、多疑、恐懼中,
喜悅與憂愁是伙伴中的伙伴,
是我們襁褓中最先出現的兩種情緒,
她們是最原始的好姊妹,
憂愁由喜悅而生,
喜悅自己不知,
其他人也沒有道破,
鮮黃的喜悅其實一頭憂鬱藍髮,
連衣服上的小圖案也以藍色為輔。
電影看罷,
我們要記得:
溫柔地喜歡自己藍色的那面,
她可能被矮化,
但電影中身材肥矮, 聲音沙啞的憂愁;
她熟讀大腦說明書,
聆聽憂愁者的耳語,
做著偉大的事業而不自知。
入戲院看電影,
是人生中難以取代的經歷。
今天, 我, 左右兩邊的人, 都是一個人走入戲院,
在黑暗世界中,
我們經歷了三個人一起笑,
一起哭的幾十分鐘。
散場後燈光一亮,
我們又各自混入人海,
但吾道不孤,
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異類。
故事寫得很好,
小女孩的世界,
大腦控制台的世界,
記憶區、潛意識區、堆填區的世界,
故事各自獨立又互為因果,
流暢華麗的一章。
確是很好的電影,
看罷,
我們應更認識自己。
笑與淚相隨,
是電影院中那一百分鐘,
也是喜悅與憂愁的關係。
推介的電影。
給成人看的電影。
============================================
感謝 最愛BBQ 提供以上資料
最愛BBQ的網誌: http://professorbbq.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