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 去了首爾五天,不計傍晚到步和最後一天一早便到機場,
實際只在首爾逗留了三天。
原本想去南怡,
結果以我的遊行習慣,
結果當然只在首爾轉了三天。
回顧一下這幾天的生活。
外遊,特別是東南亞,
我跟不少香港人一樣,
都對當地食物有點期望。
在香港的時候,
我甚少吃韓國菜,
要吃,
總是吃任點任食的燒肉,
完全為了滿足碼頭吃肉的慾望,
根本談不上享受。
可以說,
我對韓國菜的認識很有限。
第一晚,
在明洞吃了燒牛肉。
韓國牛是否特別好吃呢?
我相信牛肉的確比較濃。
![]()
店員服務周到,
把牛肉燒熟後,
就送上我另點的一個牛肉鍋。
如果人多的話,
可能比較好吃。
我只有一個人,
不是吃不下,
是東西都涼了,
風味自然大減。
![]()
第二天去了吃雪濃湯。
我點了豆腐雪濃湯。
可能我去的不是名店,
這豆腐不特別有豆味,
湯也是很淡的,
符合了旅遊書上的介紹,
這是養生早餐。
![]()
比較特別的,
是每張枱都提供泡菜,
食客可以按自己喜好取食。
![]()
人蔘雞湯,
也是在明洞吃的。
湯是完全沒有味的,
店家給你一瓶鹽,
你自己調味。
這春雞,
我吃不出是冰鮮雞還是當地的土雞。
![]()
比較有睇頭的,
是其中一晚吃的七色腩肉,
所謂七色,
是指七種調味方法,
有咖喱、香草、辣醬等調味方法。
![]()
其實調味只是一般,
沒甚麼特色,
倒是用菜包著吃的話,
味道和口感都十分不錯,
是我喜歡的一餐。
紅色小碗盛的是蒜頭,
十分好吃,
結果我買了一包蒜頭回來。
![]()
旅遊書上介紹的蒸海鮮。
我因為想吃鮑魚和魷魚,
吃了一個珍寶裝的。
其實份量不是很多,
結果我只吃剩了幾隻蜆。
當時放上FB,
不少朋友都覺得好吃,
其實完全是錯覺。
一早已蒸熟的海鮮,
繼續加熱,
最終只有過熟的下場。
我第一口吃的是蝦,
已經覺得太熟,蝦肉到變硬了。
老實說,
吃海鮮,
香港食店的煮法更加優勝。
我之前見不少台灣來的麵包師傅來香港獻技,
教室負責人都帶他們到香港仔品嚐海鮮,
可想而知,
香港人煮海鮮真是絕不遜色。
![]()
話說某天參觀昌德宮,
餓得發昏,
胡亂衝內附近一家食店,
吃了個非常好吃的撈飯。
其實,
也是辣醬撈食。
![]()
走前一天,
打算吃得好一點。
誰知樂天百貨樓上的食肆,
也只走平民跟線,
幾十港元就可以吃飽。
豆腐豬肉煱。
原本要叫二人份量的,
可是因為食客大都是一個人光顧,
結果店家現在也做一人的份量。
下面的配菜中,
有一碟像菜乾的泡菜,
是那幾天我吃過的,
最好吃的泡菜。
![]()
人在首爾,
是想到咖啡店坐坐,
因此也光顧了一些甜品店/咖啡店。
第一次吃到絲絨蛋糕,
原來在北美洲十分時興。
![]()
好味的熱情果撻。
![]()
米雪糕,
這店我還是特意去等它開門的。
![]()
這店,是見網友去過,
覺得環境很好,
於是也去開開眼界。
我逗留了超過一個小時,
那刨冰很厲害,
整整一個小時也沒有溶化。
![]()
明洞附近也有不少像台灣西門町的小食車,
但賣的東西都不便宜。
這龍蝦尾,
我吃了後有點後悔,
因為又貴又少又不好吃。
![]()
一早起床便去機場,
在機場見到炸雞,
便來一盤,
但啤酒就免了。
![]()
總括來說,
我不太喜歡韓國的食物,
感覺總是很粗豪,很澎湃,
就是把一大盤東西全掉進窩裡炒熟烚熟,
刀工固然奉久,賣相當然也談不上,
加上每一餐都出現的泡菜,
結果食物都給霸道的辣味搶去不少風頭。
說我不享受這幾餐嗎?
也未必,
我因為也算能吃,也沒有需要特別戒口,
因為也算吃得開懷,
但這幾天,
就是沒吃過留下深刻印象的食物。
暫時來說,我應該比較喜歡台灣和日本的食物。
(好像沒有人去完日本說東西不好吃的。)
這次行程,
我沒有做好功課,
去的食店,
都是臨時在旅遊書中找的,
或者剛巧路過。
只是印象中九成都是連鎖店,
這點是我比較失望的。
有關感受待多寫兩篇記錄,
整理一下思緒才跟網友們分享。
============================================
感謝 最愛BBQ 提供以上資料
最愛BBQ的網誌: http://professorbbq.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