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Hokitika Gorge / Hokitika Beach
住處:The Villa (NZ$180 per night)
下午二時許到達 Hokitika,先取房放好行李,然後去參觀兩個景點。上次來 Hokitika 並沒有安排觀光,這次先去看峽谷,離市區有三十公里的距離,要經過不少農田才到達,最後一公里是砂石上岥路。
這峽谷又是地殼變動及冰河移動的產物,再加上西岸雨水多,河流不斷沖刷下造成蜿蜒的河道。
進去不久便是觀景台,我們會向下走往照片中的吊橋。
是廣角鏡發揮效能的時候,否則拍不到彎曲的河道。
步道不難走,而且是一路往下,當然回程就辛苦些。
步行十分鐘左右便來到吊橋。
走上去搖擺幅度頗大。最多只容六人在橋上。
在橋上看兩邊的景色。可惜當天陰雨,如果是晴天的話,陽光反映的河水會呈藍綠色,即所謂 Tiffany Blue 也。
遊畢駕車回程,經鎮中心到海灘看看。
這個黑沙灘沒有甚麼看頭,不過卻有些裝置藝術,例如這個用木條砌成的鎮名。
以及這張沙發。
這些四散的木條,又是不是裝置藝術?
浪非常大,風亦非常大,站不到五分鐘便逃回車上離開,還是回公寓享受最好。
其實這次來 Hokitika,就是要再住進 The Villa 這家百年大宅。不過它現在出了名,訂房極困難,小臣一訂好機票已經上網訂房(大約是出發前三個月),但也只剩下這天可選,令行程編排多了點難度。
有了上次的經驗,自然懂得由後門進來。一進門是廚房,房東依舊把 welcome note 放在廚櫃上。
廚房及飯廳和以前分別不大,只是換了個烤爐。
客廳沙發椅套也換了。
這次房東預先為我們生了火,只要不斷放木材進爐便可。喉管把暖氣送到房間,整間屋都暖和起來。
長長的走廊。
主人房完全沒變。
套間衛浴亦依舊。
另外三間房只是換了床舖及沙發椅套。
近廚房的衛浴。
和上次一樣,這晚小卡弄了烤雞,皮烤得香脆,肉略乾,不過小臣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期間房東 Debbie 來探望我們,上次緣慳一面,這次終於見到她了。Debbie 是一位非常熱心的太太,小臣說是第二次來住,又大讚她的屋漂亮又舒適,讓她笑不攏嘴。
Debbie 說不要讓貓進屋,所以這次只好把 Amigo 拒於門外(上次的遊記有提及 Amigo)。
晚上繼續下微雨,不去看螢火蟲,留在火爐旁追看 Australia Master Chef。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