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簡稱《逃恥》)雖然剛剛播完,但其片末那段舞(很多人稱為「逃恥舞」,但正名應該是「戀 Dance 」/「恋ダンス」)依然大熱,小臣平安夜那晚在九龍城某火鍋店聽到有街坊談論之餘,昨晚(26/12)連無線新聞台在某節新聞完結前,也播出了美國駐日本大使及駐日本各地職員跳的那個版本,就覺得此劇真的成為文化現象,忍不住要湊熱鬧來寫一寫。
你還未看過?那麼先看一段「恋ダンス」:
一套受歡迎的日劇當然有很多因素:女神結衣 BB 本身已經觀眾緣十足,星野源的草食男造型又「毒」得可愛,連枝葉的百合姨姨及帥哥涼太的「姨甥戀」,甚至是「基哥」沼田等的角色,都各有發揮的機會,再加上假得來又有點真的漫畫式劇情,以及上面提過的「戀 Dance 」等,都把此劇推至成為談論對象的程度(上一套已經是 2013 年的《半澤直樹》)。不過小臣並非要跟某位「吃拉麵要飲冰水」的神人爭寫「劇評」,寫這篇主要是借題發揮,談一下等價交換論而已。
片中的主題是僱傭妻子,即平匡及實栗以假結婚為掩飾,實情是前者僱用後者在家為全職女傭,一來「專業單身者」平匡有人天天替其做家務弄飯吃,二來實栗亦可領薪水就業(她是待業的心理學畢業生)兼不用另找住宿(實栗的父母退休後搬去了鳥不生蛋的地方),兩者以「等價交換」原則達成僱傭關係。等價交換是經濟學經典《國富論》立論的重要原則,即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其生產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勞動時間交換體現為貨幣價格與價值相符。片中提到二人起初訂立契約時,就是把「做家務」當作勞動的一種,以便用薪金(貨幣)來作等價交換。而當兩人成為戀人後,他們的迷思就是「愛」是不是可以取代薪金來交換家務勞動,還是真‧結婚反而成為實栗口中的「愛的剝削」。
一般家庭在計算妻子(或丈夫)是否婚後繼續工作時,都會把薪金扣除外出工作的主要成本(即聘用全職或兼職傭人處理家務及照顧孩子),看看是否值得才進行。這裡已經涉及等價交換理論,即「家務」是一種有價值的勞動,可以在市場用貨幣購買。不過一般計算中沒有考慮其他社會成本,例如孩子在成長中因缺乏父/母愛而產生的各樣社會問題(以及所導致的社會成本),又例如是輸入外地傭工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全球化剩餘價值剝削等,而這些麻煩問題當然不可能在家庭劇中一一分析。《逃恥》只集中針對日本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即婚後在家相夫教子),指出這種期望壓抑了大量生產力,片中百合姨姨因為要在職場向上爬而「被迫」單身,就是大聲地對此提出控訴。在香港我們習慣了和女同事一同競爭之餘,其實亦忽略了女性在不同程度身兼二職的那種(經濟及社會期望所造成的)壓力。
要繼續探討的話,其實「家務市場」並不具備自由市場的條件(以達致真正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因為「需求」和「供應」從來都不平衡。再進一步說,如果連照顧孩子都只看成有價值勞動的話,那就真的如馬克思所說,是「對人性的嚴重扭曲」,因為他認為勞動者除了為領薪之外,還有思想、感情、個性和尊嚴這些重要元素,把勞動力等同商品,就是資本主義對人性的異化,把剝削剩餘價值這件事合理化。
悶了?再看駐日本大使版「恋ダンス」:
還有蔡英文、Trump及習近平版:
在網上還有一些有趣的評論文章: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心理學解析《月薪嬌妻》
領你的月薪當你的嬌妻:日劇背後的玻璃天花板與「絕食系男子」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