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去阿立處吃壽司,聊到旬菜富,他忽然說此店在農曆年前已經結業,讓小臣失落了好一陣子,真有不勝唏噓之感。
自從認識了見城後,才知道一條棉登徑內,竟然藏得下幾家低調的日本料理店,其中當然包括專做季節/懷石料理的旬菜富。料理長佐藤富夫以前有不少堅持:包括不搞雜誌宣傳、不造壽司、星期天不開門營業等等,不過近幾年因為業主大幅加租,加上生意額下降,他也不得不作了些妥協,例如幾年前讓《飲食XX》來拍照宣傳(不過他沒有接受訪問),在菜單中加入刺身定食及魚生飯等討好一般大眾的料理,甚至一星期七天無休等。可惜隨著他幾個首徒相繼離開,侍應又換了人後,無論在食物質素及服務水平方面,都有不少影響。小臣基於對佐藤先生的尊敬,每隔幾個月都會去光顧一次,最後一次是去年十二月,午飯時間只有三桌客人,也很替他擔心,想不到只是兩個月不到,他真的要把店子結束了。
香港人對日本料理的認識,大多數人都只知刺身壽司,沒有這些東西吃的店嘛,當然興趣不大。懷石料理店在香港少之又少,灘萬及嵯峨野算是有賣懷石,但兩店的料理也很雜;另外還有天空龍吟,以及有家名為 Thirty Eight 搞高檔部屋食懷石料理,不過價位太嚇人(五千元一位),所以未有膽量去試。而稍為親民而又不做作的,基本上只有旬菜富及同在棉登徑的道。
老實說,傳統懷石講究造型、食材及盛器,十四道菜一絲不苟,對日本文化認識不深的我們,真是很難完全欣賞。故此旬菜富晚間的懷石料理,都是賣「簡化版」,即只有六、七道的茶懷石。佐滕先生用的是當造的食材,即是日文的「旬菜」(中文「旬」字的意思是十天,是和日文不同的兩個字),去他那裡永遠可吃到新鮮及當季最佳的東西。就算是午市的便當,也是用上最好的材料,這是小臣喜歡旬菜富的原因。
旬菜富結業,代表香港的高地價政策又再一次把傳統美食扼殺,也代表香港人缺乏對日本料理的認知。據說佐藤先生去了台灣發展,小臣在此祝他一帆風順、生意興隆。
小臣之前寫過的旬菜富文章:《旬菜富》、《晚飯@旬菜富》、《小懷石@旬菜富》、《旬菜富的日與夜》。
============================================
感謝 小臣 提供以上資料
小臣的網誌: http://blog.carjaswong.com/
============================================
(已結業)旬菜富日本料理 Japanese Restaurant Shun Sai Tomi
割烹 櫓杏 Kappo Ro Ann
鮨千寿(尖沙咀店)
木戶 KIDO
Shibui 洋食屋
風雲丸
源峰 Mizutani
鶴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