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雨天下的藍點

happyrunner 於 2013-03-30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55

分類:


清明時節雨紛紛。復活節假期幾天都是雷雨交加,只有今天的雨勢小一點,就趁機完成RTI的東圈pre trip。

分段時間:
金督馳馬徑路口(CP1) - '23
大潭道(CP2) - 1'36
石澳道(CP3) - 2'15
大潭道(CP4) - 3'10
大潭水塘道路口 - 3'18
淺水灣凹 - 3'33
黃泥涌水塘(CP5)- 4'00

部分路線是閉上眼都會跑的,所以在引水道和山徑都可以保持速度。一路藍點標記挺清楚,只是在那些沒跑過的路段,一邊跑一邊找藍點就會自然慢下來。跑到龍脊附近開始下雨,上身全濕,一陣風吹過來還是不好受的。

東圈是悶多過難,尤其是一連六七公里的引水道,但auto pilot的感覺,還是挺輕鬆的。整個東圈最難的,其實是最後大概兩k的紫羅蘭山徑。山路崎嶇,天雨路滑,跑到最後體力下降,平衡力下降,加上心急沖線,一不小心給石頭拌了一交,差點沒摔倒在地上。比賽日可能還是回南天,要跑得快,但還是要小心為上。

跑完這37k覺得體力還可以,只是hamstring又緊了點。吃了四顆二寶,一根soyjoy,跟喝了300ml的水。經驗是跑得越快,補給越少。書本說的所謂運動營養,真是廢話。要是比賽日天氣跟今天差不多,水可以少帶。東圈四小時,西圈三小時,比賽日希望不用包尾吧。

跑完又冷又餓,下雨天沒人打網球,一個人佔用全個更衣室洗個熱水浴,爽。


試了新的瑜伽班,一個上完課有reading的瑜伽班。復活節用來消磨時間正好。


"What I knew for sure was that even though I was awful at it, I liked running. It was pure. It was honest. It was simple. It was just me and my feet and the road." 
- John Bingham, An Accidental Athlete: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Middle Age

自嘲的故事要寫的好,一點都不容易。

先天身型矮小肥胖,加上比同年級同學早入學,雖然夢想成為運動員,但棒球籃球游泳什麼都玩不好。三四十歲,暴飲暴食,吸煙喝酒樣樣齊。

在一次度身量得四十寸腰圍後,決心開始做運動。43歲第一次穿著不合腳的跑鞋,只跑了8秒。但之後全馬,三鐵甚至multistage的adventure race,都去玩。

人到中年,重視的不是速度,而是完成比賽的滿足感。跑步令他更善待自己的身體。

很同意他說的一點。跑步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卻提供一個空間讓人從新的角度看事情。跑步會讓人更aware自己的情緒,那就不會讓其他人的看法影響到。


============================================

感謝 happyrunner 提供以上資料

happyrunner的網誌: http://happyrunnerstory.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123923

全部攻略 342

全部回應 1